中国与欧盟、美国和日本等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争端渐趋激烈。
11月7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以6票全部赞成的结果,裁定中国向美国出口的晶体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和补贴行为。根据美方规定,美国商务部将正式要求海关对此类产品征收“双反”关税。
无独有偶,就在一天之后的11月8日,中国商务部也发布公告,公布关于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反倾销案的终裁结果,决定自11月9日起,对原产于欧盟和日本的进口上述产品征收9.2%至14.4%的反倾销税,实施期限为5年。
公告说,经过调查,调查机关最终裁定,在本案调查期内,被调查产品存在倾销,中国国内相关高性能不锈钢无缝钢管产业受到实质损害,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在商务部对上述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期间,来自欧盟和日本的被调查产品进口量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商务部认为,被调查产品仍然占有近50%的国内市场份额,且对国内产业同类产品价格产生了明显的削减作用。受此影响,国内产业同类产品2008年至2010年期间的国内销售价格年均下降31.05%,单位毛利率年均下降56.39%。
主要申诉企业江苏武进不锈钢管厂销售部负责人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国内企业无法生产出同类产品时,欧盟和日本的钢管价格飚高;而当国内可以生产同类产品时,欧盟和日本的钢管便大幅降价。“我们当时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研发该类产品,但是欧盟和日本产品的降价幅度让我们很难接受,企业如果按照这个价格销售会亏本。”
欧日企业则辩称,中国同类产品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产能扩大。但商务部报告否定了这一说法。“产能的扩大无法否认被调查产品通过降价倾销严重削低国内产业同类产品价格,进而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