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广东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基础》第五章

2013-08-26 18:47:22 字体放大:  

2、工资及福利费等的归集和分配

(1)工资的计算

这笔业务,与上述原材料的相似,只是贷方消耗的不是原材料,而是增加了企业对职工的一种现时义务,贷记“应付职工薪酬”。

至于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大家这么去理解,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你生产产品要花,你不生产产品是不是也得花?所以,不应计入产品成本,而是借记了“管理费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制造费用——×车间

管理费用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福利费等

这个分录中注意,车间管理人员工资计入“制造费用”,而企业或者叫行政人员工资应计入“管理费用”。

(2)工资的发放

支付工资,对企业来说,实际上是一种偿债行为,以一项资产偿还一项负债,借记负债,贷记资产。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

3、其他制造费用的发生

除了上述的车间一般耗用的原材料和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外,车间还会发生一些其他的制造费用,比如车间机器设备的折旧费和修理费、机物料消耗、办公费、水电费、保险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平时,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但又分不清各种产品应该分别负担多少的一些消耗,记在了“制造费用”的借方。贷方,消耗了资产,则贷记资产;没有支付,则贷记为此负债的增加。

借:制造费用

贷:×资产、×负债

4、制造费用的结转

到月末,制造费用会有个借方的数额,表示这个月还有这么多的间接成本,没有算到每种产品头上。我们应该按照某种标准对这些成本进行分配,甲产品应该负担多少,乙产品应该负担多少。经过分配,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制造费用”账户没有余额。

借: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贷:制造费用

5、完工产品的核算

产品完工,意味着完工待售产品增加,借记“库存商品”;另一方面,在产品减少,贷记“生产成本”。因此,“生产成本”账户的余额事实上是为完工产品的已消耗成本,期初余额即期初在产品成本,期末余额即期末在产品成本。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

——乙产品

贷:生产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这笔分录也称生产成本的结转。

(三)生产过程会计核算图例

第四节 销售过程的核算

销售过程的业务包括:销售收入的取得、销售成本的结转、销售费用的发生、销售税金及附加。

1、销售收入的取得

企业卖了东西,即销售成立,在取得收入的时候,一般会引起一项资产增加。这项收入称“主营业务收入”,记在贷方;另一方面,企业销售产品会导致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增加,因此“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这项负债增加,记在贷方。从借方来看,是一项资产增加,这项资产可能是“银行存款”,也可能是“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债权。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2、赊销货款的收回

实务中,赊销是比较常见的,到了约定的时间,我们将收回货款,这是一项债权的收回,银行存款增加,记在借方;“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等债权减少,记在贷方。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账款/应收票据

3、预收账款

(1)预收

有时候,我们可能在销售之前向客户收取了货款,因此我们有以后向人家卖货的义务,所以在银行存款这项资产增加的同时,“预收账款”这项负债增加,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贷:预收账款

(2)发出货物,销售实现

销售实现,一方面取得“主营业务收入”,记在贷方;一方面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也记在贷方;由于客户之前已支付货款,所以这项收入的取得表现的不是资产增加,而是“预收账款”负债的减少,记在借方:

借:预收账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发生销售费用

为了加大销售,我们可能会采取很多促销手段,因此发生的广告费、承担的运费、销售人员的经费等,都应计入“销售费用”账户,费用发生记在借方;相应的消耗的资产,记在贷方:

借:销售费用

贷:银行存款等

<--会计从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