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湖南会计从业考试《财经法规》讲义6.1:职业道德

2012-09-27 10:31:02 字体放大:  

本文主要为考生朋友们提供“湖南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财经法规》的讲义”,希望对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考生有所帮助!

职业道德

一、道德

道德是以善恶评价为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的内心信念的力量来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一般认为,道德的特征及其作用特征主要有:

1.把握世界方法的特殊性。

2.实施手段的特殊性。

3.主要是以个人为主体来认识和调节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利益关系。

4.道德具有特殊的稳定性。

5.判断对象的特殊性。

6.调节范围的广泛性。

二、职业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职业道德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同职业联系在一起的。

职业道德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伴随着社会分工的需要产生的各种职业是职业道德产生的必要条件,而各种职业利益和职业关系的相互关联性则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充分条件。

职业道德也经历了一个萌芽、形成和不断完善的历史过程。它的发展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职业种类不断增加,职业道德的种类也不断增加;二是每一种职业随着社会生产方式和职业活动方式的变化,在继承传统因素的基础上,不断增加新内容,不断丰富发展,以反映职业关系中的新内容、新特点、新要求。

三、职业道德的概念及其本质

(一)职业道德的概念

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例题1·多选题】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 )。

A.职业行为关系

B.职业行为准则

C.职业行为活动

D.职业行为规范

【答案】BD

(二)职业道德的本质

1.职业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2.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对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与职业活动的要求密切相关。针对从事不同职业的人,对其职业行为提出的不同道德要求,形成了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

3.职业道德是调节职业活动形成的各种职业关系的手段——从业人员之间、职业之间和职业与社会之间。

四、职业道德的特点

(一)专业性

(二)实践性

(三)继承性

(四)多样性

【例题2·多选题】职业道德的特点包括( )。

A.专业性

B.实践性

C.继承性

D.多样性

【答案】ABCD

五、职业道德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内容

(一)职业道德的基本结构

职业道德的基本结构可分为三部分,即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规范、职业道德行为。

1.职业道德意识(内心)

它由职业心理、职业观念、职业伦理构成。职业道德意识的高低,决定着人的行为是否高尚。

2.职业道德规范——职业范围内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判断标准和行为模式。是一种外在的表现形式,可以是成文的,也可以是不成文的。

3.职业道德行为——职业范围内能够用一定的善恶、是非标准来评价的行为。

职业道德的意识、规范和行为是一个整体中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道德意识是制定道德规范和实施道德行为的基础,道德规范是连接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桥梁,而道德行为则是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的最终反映。

(二)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5点)——职业道德认识、职业道德情感、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信念和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等。

1.职业道德认识——价值、地位、性质、意义和重要性。

2.职业道德情感——内心体验,荣誉感、幸福感、责任感和良知感等。是联系认识与行动的桥梁,深层的情感对职业的热爱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

3.职业道德意识——坚韧精神、毅力、决心和对工作的精益求精。

4.职业道德信念——观念,是职业道德观念转化为职业道德行为的强大推动力。

5.职业道德行为习惯——人们在一定的职业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等支配下采取的行动,是衡量一个人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例题3· 判断题】职业道德行为习惯是衡量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 )

【答案】√

六、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一)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特点

1.拓新性——同历史上一切职业道德相比,是建立在崭新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上的崭新的社会意识形态。

2.科学性——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以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思想的职业道德。

3.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性。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具有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性,内容具有人民性,形成发展具有灌输性。

4.继承性。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与传统的职业道德之间具有必然的血缘关系,因而具有继承性——存其精华,弃其糟粕。

5.协作性。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具有各行各业相协作的特点。各行各业之间存在着相互服务,互相提供条件,体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精神。

(二)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与基本原则

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社会职业活动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提倡和坚持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反对个人主义和小团体主义,但不是反对正当的个人利益,要严格区分个人主义和个人利益的界限。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

职业道德规范,是从业人员处理职业活动中各种关系、矛盾行为的准则,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1.爱岗敬业——职业道德的基础,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规范。

2.诚实守信——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职业道德的精髓。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

【例题4·判断题】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  )

【答案】√

当社会利益与局部利益、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求每一个从业人员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会计从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