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12年会计证考试重点汇总:会计科目与账户

2012-07-12 14:41:00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编者按:威廉希尔app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频道小编特别为广大考生收集整理了浙江2012年会计证考试重点汇总:会计科目与账户,供各位考生参考;预祝各位考生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中取得优秀的成绩!

第三章 会计科目和账户

第一节 会计科目

 

\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1.定义: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

2.意义:会计科目是进行各项会计记录和提供各项会计信息的基础,在会计核算中具有重要意义。

(1)会计科目是复式记账的基础。

(2)会计科目是编制记账凭证的基础。

(3)会计科目为成本计算与财产清查提供了前提条件。

(4)会计科目为编制会计报表提供了方便。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注意分类标准)

1.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教材会3次提到总分类与明细分类:科目、账户、账簿)

总分类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原材料”等。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如“应收账款”科目按债务人名称或姓名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应收账款的具体对象。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

 

\

 

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总分类科目都有明细科目,如库存现金。

2.会计科目按其所归属的会计要素不同

对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共同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六大类。

对于未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和损益类五大类。

共同类科目是指可能具有资产的性质,也可能具有负债的性质的科目,其性质取决于科目核算的结果:当核算结果出现借方余额,就叫资产类科目;如果核算结果出现贷方余额,则作为负债类科目。

我国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就是按照上述分类进行的,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一般工商企业使用的会计科目如下:(以√标记的为后边分录用到的)

会计科目参照表

 

\

 

一般来说,含“应收”等字科目的为资产类,含“应付”或“应交”等字的科目为负债类。

下面列举一些会计科目的使用原则:

(一)资产类

库存现金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

二、企业增加库存现金,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减少库存现金作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库存现金。

银行存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二、企业增加银行存款,借记本科目,贷记“库存现金”、“应收账款”等科目;减少银行存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三、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存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交易性金融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应收票据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持有的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

预付账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

二、企业因购货而预付的款项,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预付的款项;期末如为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补付的款项。

其他应收款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除存出保证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及暂付款项。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收回的其他应收款项。

材料采购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而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采用实际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的,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在“在途物资”科目核算。委托外单位加工材料、商品的加工成本,在“委托加工物资”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的采购成本。

在途物资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货款已付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在途材料、商品等物资的采购成本。

库存商品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包括库存产成品、外购商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寄存在外的商品等。

接受来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的代修品,在制造和修理完成验收入库后,视同企业的产成品,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

长期股权投资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采用成本法和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价值。

固定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原价。建造承包商的临时设施,以及企业购置计算机硬件所附带的、未单独计价的软件,也通过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原价。

累计折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

二、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累计折旧额。

无形资产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持有的无形资产成本,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

二、企业外购的无形资产,按应计入无形资产成本的金额,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三、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无形资产的成本。

第二节 账 户

一、账户的概念

账户是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

账户是以会计科目作为它的名称,同时它又具备自己一定的格式,即结构。

二、账户的分类:

账户的分类只比会计科目的分类多了第三种,前两种基本一致。

1.根据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账户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1)总分类账户又叫(总账账户),或(一级账户),简称(总账),它是根据总分类科目设置的。

在总分类账户中,只使用货币计量单位,它可以提供概括的核算资料和指标,是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账户资料的综合,总账以下都统称为明细账户。

(2)明细分类账户又称(明细账户),简称(明细账),是根据明细分类科目设置的。

对于明细账的核算,除了用货币计量以外,必要时还需要用实物计量、或者用劳动量单位来计量。明细账是提供明细核算资料的指标,它是对总账账户的具体化和补充说明。

(3)总账和所属明细账核算的内容相同,都是核算和反映同一事物,只不过反映内容的详细程度有所不同。两者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相互核对。总账统驭和控制明细账,明细账户从属于总账,是总账的从属账户。

2.根据所反映的经济内容,账户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五类(同科目)。

3.根据账户与财务报表的关系,账户分为资产负债表账户和利润表账户。

资产负债表账户是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提供资料的账户,包括: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和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利润表账户是为利润表编制提供资料的账户,包括:收入类账户和费用类账户。

三、账户的基本结构

1.账户的作用

账户作用有三方面:

(1)是用来分门别类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

(2)是提供日常会计核算的资料和数据;

(3)是为编制报表提供依据。

2.账户的结构

账户分为左方、右方两个方向,一方登记增加,另一方登记减少。在借贷记账法下,其左方一律称为“借方”,其右方一律称为“贷方”。

账户的基本结构应同时具备以下内容:

(1)账户的名称,即会计科目;

(2)日期和摘要,即记载经济业务的日期和概括说明经济业务的内容;

(3)增加方和减少方的金额及余额;

(4)凭证号数,即说明记载账户记录的依据。

在会计实务中,账户是根据以上的基本内容来设置登记账簿的(即第七章第三节中的各种账簿格式)。为了说明上的方便,上述账户的基本结构通常简化为T字账(丁字账),丁字型账户的基本结构如下:

 

\

 

3.账户的四个金额要素

通过账户记录的金额可以提供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和期末余额四个会计核算指标。

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均为本期间的发生额合计数。本期发生额是一个动态指标,它说明的是某一时期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情况;余额是一个静态指标,它说明的是资产或权益在某一时日 增减变动的结果。本期的期末余额就是下期的期初余额。

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

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期末余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本期减少额=本期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期末余额

本期增加发生额和本期减少发生额是记在账户左方还是右方、账户的余额反映在左方还是右方取决于:账户的性质和类型。

4.账户方向

(1)“借方”和“贷方”记账符号与现实生活中的借贷并不具有相同的含义。在借贷记账法下,对不同性质的账户,“借”和“贷”的含义各不相同。以工业企业为例,各类性质账户的“借”、“贷”含义可以概括如表3-4所示。

表3-4                 会计账户

 

\

 

总结:各类账户结构特点

①资产、 成本、 费用类: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资产中特例:如“累计折旧”等抵减性质账户正好与资产类特征相反: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一般有余额,且余额方向一般在增加方;

收入、成本、费用类:期末转销后一般无余额。成本、费用类如有余额也应在借方。

其中:ⅰ)期间费用:一般无余额。因为期末要转入“本年利润”,转销后无余额;

ⅱ)“制造费用”:一般无余额。因为期末要转入“生产成本”,转销后无余额;

ⅲ)“生产成本”:可出现借方余额,表示尚未完工产品成本。

(2)运用借贷记账法在账户中登记经济业务时,凡是记入账户借方的账项称为借项;凡是记入账户贷方的账项称为贷项,每一个账户的借方和贷方在一定期间内所登记的金额的合计额称为本期发生额,账户借方的金额合计称为借方本期发生额,账户贷方的金额合计称为贷方本期发生额。每个账户的借方本期发生额和贷方本期发生额相抵后的差额称为余额。

总结:

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类:

ⅰ)时点数;

ⅱ)一般有余额;

ⅲ)考虑要素增减变动及余额;

ⅳ)为编制资产负债表提供依据。

②成本类——按产品或服务对象归集其费用。

③损益类:

ⅰ)时期数;

ⅱ)一般无余额;

ⅲ)归集一定期间的发生额;

ⅳ)为编制利润表提供依据。

各账户的基本结构如表3-5、3-6、3-7、3-8所示。

表3-5               资产类账户

 

\

 

资产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表3-6            负债类或所有者权益类账户(二者基本一致)

 

\

 

负债、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表3-7              成本、费用类账户

 

\

 

费用、成本类账户期末如有余额,可参照资产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计算。

表3-8                收入类账户

 

\

 

收入类账户期末有余额,可参照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期末余额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四、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和区别

1.联系

会计科目和账户所反映的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是相同的,两者口径一致,性质相同,都是体现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的分类。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则是根据会计科目来设置的,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因此,会计科目的性质决定了账户的性质,账户的分类和会计科目的分类一样:按会计科目提供核算资料的详细程度分类,相应地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等;会计科目和账户按会计对象的经济内容分类的结果是完全相同的,可分为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成本类账户、损益类账户等。没有会计科目,账户便失去了设置的依据;没有账户,会计科目就无法发挥作用。

2.区别

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则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会计科目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账户不仅说明反映的经济内容是什么,而且系统反映和控制其增减变化及结余情况。会计科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开设账户,填凭证所运用;而账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某一具体会计对象的会计资料,为编制账务报表所运用。

在实际工作中,账户和会计科目这两个概念已不加严格区别,往往是互相通用。

推荐阅读:

2012会计从业考试《财经法规》章节知识点归纳汇总

2012年天津市财政局关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时间安排

浙江省宁波市2012年第三季度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时间

查询入口:上海市2012年会计从业资格成绩查询

更多内容进入:

威廉希尔app 财经考试频道 

威廉希尔app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频道 

<--会计从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