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3)

2011-06-15 19:08:22 来源:威廉希尔app 字体放大:  

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政策工具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①含义: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等将其吸收的存款和发行的票据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最低比率。通常以不兑现货币形式存放在商业银行。

②效用: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

若中央银行采取紧缩政策,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货币乘数减少,限制了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最终起到收缩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效果。

③缺陷:一是央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以变动其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从反方向抵销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

二是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大,作用力度很强,往往被当作是一剂“猛药”

三是成效较慢、时滞较长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往往是作为货币政策的一种自动稳定机制。

2、再贴现政策

①再贴现含义:是指商业银行持客户贴现的商业票据向中央银行请求贴现,以取得中央银行的信用支持。

②再贴现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中央银行根据政策需要调整再贴现率。

当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

③优缺点:

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比较,再贴现工具的弹性相对较大,作用力度相对要缓和一些。

主动权操纵在商业银行手中,所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是否能够获得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商业银行是否采取主动配合态度。

(3)公开市场业务

①公开市场业务含义:

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国债、发行票据的活动即为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的证券交易活动对象主要是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②公开市场业务目的在于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③优缺点

优点:

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相比较,公开市场操作更具有弹性、更具优越性。

一是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二是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

三是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

四是中央银行有可能用其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局限性: 一是金融市场不仅必须具备全国性,而且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二是必须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

(1)消费者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包括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首付最低金额,还款最长期限,适用的耐用消费品种类等。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有关证券交易的各种贷款进行限制,目的在于抑制过度投机。

3.直接信用控制

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和直接干预等。其中规定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是最常使用的直接信用管制工具。

4.间接信用指导

间接信用指导即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其中:

窗口指导是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商业银行提出信贷增减建议。

窗口指导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影响力往往较大。

【例题18:2005、2006、2007年、2008年单选题】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这种货币政策工具是( )

A.生产者信用控制

B.商业信用控制

C.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D.消费者信用控制

【例题19:2006年单选题】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其手段包括( )。

A.利率最高限

B.窗口指导

C.信用配额

D.流动比率

E.直接干预

【例题20:2008年多选题】下列货币政策工具中,属于中央银行一般性政策工具的有()

A.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

B.消费者信用控制政策

C.优惠利率政策

D.再贴现政策

E.公开市场业务

<--注册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