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财务管理考试大纲解析第二章 预算管理

2011-05-27 15:12:27 来源:威廉希尔app 字体放大:  


第二章 预算管理

[基本要求]

(一)掌握各种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的编制

(二)熟悉预算编制的各种方法

(三)熟悉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四)了解预算的概念、作用、预算体系

[考试内容]

第一节 预算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预算的特征与作用

(一)预算的特征

预算是企业在预测、决策的基础上,以数量和金额的形式反映的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投资、财务等活动的具体计划,是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对

各种资源和企业活动 的详细安排。预算具有如下两个特征:预算必须与企业的战略或目标保持一致;其次,数量化和可执行性是预算最主要的

特征。

(二)预算的作用

预算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预算通过引导和控制经济活动、使企业经营达到预期目标;预算可以实现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

;预算可以作为各目标业绩考核的标准。

二、预算的分类与预算体系

(一)预算的分类

企业预算可以按不同标准进行多种分类:根据预算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业务预算(即经营预算)、专门决策预算、预计预算;从预算指标覆盖

的时间长短划分,企业预算分为长期和短期预算。

(二)预算体系

各种预算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一般将由业务预算、专门决策预算和财务预算组成的预算体系,又可称为全面预算体系。

三、预算工作的组织

预算工作的组织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和考核层: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应当对企业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预算委员会或财务管理部

门主要拟订预算的目 标、政策,制定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预算,协调解决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

组织审计、考核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 完成预算目标;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具体负责企业预算的跟踪管理,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分析预算

与实际执行的差异及原因,提出改进管理的意见与建议;企业内部 生产、投资、物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业务涉

及的预算编制、执行、分析等工作,并配合预算委员会或财务管理部门做好企业总预算的 综合平衡、协调、分析、控制与考核等工作;企业所

属基层单位是企业预算的基本执行单位。

第二节 预算的编制方法与程序

一、预算编制方法

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预算项目,分别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定期预算和滚动预算等方法编制预算。

(一)固定预算与弹性预算编制方法

固定预算编制方法,又称静态预算编制方法,是根据预算内正常的、可实现的某一业务量水平为基础来编制的预算。一般适用于固定费用或者

数额比较稳定的预算项目。

弹性预算是在按照成本(费用)习性分类的基础上,根据量、本、利之间的依存关系,考虑到计划期间业务量可能发生的变动,编制出一套适

应多种业务量的费用预算,以便分别反映在各该业务量的情况下所应支出的费用水平。

(二)增量预算与零基预算编制方法

增量预算是指以基期成本费用水平为基础,结合预算业务量水平及有关降低成本的措施,通过调整有关费用项目而编制预算的方法。增量预算

以过去的费用发生水平为基础,主张不需在预算内容上作较大的调整。

零基预算的全称为“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它是在编制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

一切以零为出发点,从实际需要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方法。

(三)定期预算与滚动预算编制方法

定期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以不变的会计期间(如日历年度)作为预算期的一种编制预算的方法。

滚动预算又称连续预算,是指在编制预算时,将预算期与会计期间脱离开,随着预算的执行不断地补充预算,逐期向后滚动,使预算期始终保

持为一个固定长度(一般为12个月)的一种预算方法。

二、预算编制程序

企业编制预算,一般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

(一)下达目标

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预算期经济形势的初步预测,在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下一年度企业预算目标,并确定预算编制的

政策,由预算委员会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

(二)编制上报

各预算执行单位按照企业预算委员会下达的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本单位预算方案,上报企业财务

管理部门。

(三)审查平衡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各预算执行单位上报的财务预算方案进行审查、汇总,提出综合平衡的建议。

(四)审议批准

企业预算委员会应当责成有关预算执行单位进一步修订、调整。在讨论、调整的基础上,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正式编制企业年度预算草案,提交

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

(五)下达执行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对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的年度总预算,一般在次年3月底以前,分解成一系列的指标体系,由预算委员会逐级下达各

预算执行单位执行。

第三节 预算编制

一、企业年度预算目标与目标利润预算

(一)年度预算目标

预算目标源于战略规划、受制于年度经营计划,是运用财务指标对企业及下属单位预算年度经营活动目标的全面、综合表述。通过预算目标,

高层管理者可将战略和计划传达给整个组织;每个部门也可以明确在实现战略与计划中需要履行的预算方针与目标责任。

企业年度预算目标的确定必须解决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1.建立预算目标的指标体系

2.测算并确定预算目标的指标值

(二)目标利润预算方法

预算目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是预计目标利润。目标利润的测算,应在考虑企业出资人盈利要求及战略安排、企业发展对利润的需求等基础上,

充分评判主客观条件,进而根据预算年度生产经营、财务活动进行确定。

为了能够确定一个既积极又可靠的利润目标,企业除全面考虑其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生产经营上的可能性外,还应综合考虑生

产经营的分项指标,根据总体指标和分项指标的关系进行综合平衡,制定正确的利润规划。

企业未来预算期间的目标利润预算通常可用下列方法进行:

1.量本利分析法

量本利分析法是根据有关产品的产销数量、销售价格、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等因素与利润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企业目标利润的方法:

目标利润=预计产品产销数量×(单位产品售价-单位产品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费用

2.比例预算法

比例预算法是利用利润指标与其它经济指标之间存在的内在比例关系,来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由于销售利润与产品销售收入的多少、产品成

本的水平、企业资金总量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可以分别采用以下比例预算法测定企业的目标利润:

(1)销售收入利润率法

它是利用销售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例关系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销售利润多少完全取决于销售收入的多寡,两者成

正比例变动。企业可以在上期实际销售收入利润率(或前几期平均销售收入利润率)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利润。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利润=预计销售收入×测算的销售利润率

(2)成本利润率法

它是利用利润总额与成本费用的比例关系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利润=预计营业成本费用×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

式中预计营业成本费用是按成本费用资料加以确定的,而核定的成本费用利润率则可按同行业平均先进水平确定。

(3)投资资本回报率法

它是利用利润总额与投资资本平均总额的比例关系确定目标利润的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利润=预计投资资本平均总额×核定的投资资本回报率

按投资资本回报率确定目标利润的实质,就是按要求的企业投资利润率测算目标利润。

(4)利润增长百分比法

它是根据有关产品上一期间实际获得的利润额和过去连续若干期间的平均利润增长幅度(百分比),并全面考虑影响利润的有关因素的预期变

动而确定企业目标利润的方法。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目标利润=上期利润总额×(1+利润增长百分比)

3.上加法

它是企业根据自身发展、不断积累和提高股东分红水平等需要,匡算企业净利润,再倒算利润总额(即目标利润)的方法。

企业留存收益=盈余公积金+未分配利润

净利润=

或:=本年新增留存收益+股利分配额

目标利润=

二、主要预算的编制

通过目标利润预算确定利润目标以后,即可以此为基础,编制全面预算。全面预算的编制应以销售预算为起点,根据各种预算之间的勾稽关系

,按顺序从前往后逐步进行,直至编制出预计财务报表。

(一)销售预算

销售预算指在销售预测的基础上,根据企业年度目标利润确定的预计销售量、销售单价和销售收入等参数编制的,用于规划预算期销售活动的

一种业务预算。

(二)生产预算

生产预算是规划预算期生产规模而编制的一种业务预算,它是在销售预算的基础上编制的,并可以作为编制材料采购预算和生产成本预算的依

据。

(三)材料采购预算

材料采购预算是为了规划预算期材料消耗情况及采购活动而编制的,用于反映预算期各种材料消耗量、采购量、材料消耗成本和材料采购成本

等计划信息的一种业务预算。

(四)直接人工预算

直接人工预算是一种既反映预算期内人工工时消耗水平,又规划人工成本开支的业务预算。

(五)制造费用预算

制造费用预算是指反映生产成本中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外的一切不能直接计入产品制造成本的间接制造费用的预算。

(六)单位生产成本预算

单位生产成本预算是反映预算期内各种产品生产成本水平的一种业务预算。

(七)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是以价值形式反映整个预算期内为销售产品和维持一般行政管理工作而发生的各项目费用支出计划的费用预算。该预算

与制造费用预算一样,需要划分固定费用和变动费用列示。

(八)专门决策预算

专门决策预算往往涉及长期建设项目的资金投放与筹措,并经常跨年度。

(九)现金预算

现金预算,是将业务预算各表中反映的现金收支额和决策预算的现金投资额汇总列出现金收入总额、现金支出总额、现金余缺数及投资、融资

数额的预算。

(十)预计利润表

预计利润表是用来综合反映企业在计划期的预计经营成果,是企业财务预算中最主要的预算表之一。

(十一)预计资产负债表

预计资产负债表是用来反映企业在计划期末预计的财务状况。它的编制需以计划期开始日的资产负债表为基础,然后根据计划期间各项预算的

有关资料作必要的调整。

第四节 预算的执行与考核

一、预算的执行

企业预算一经批复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就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到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和各

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

企业应当将预算作为预算期内组织、协调各项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将年度预算细分为月份和季度预算,以分期预算控制确保年度预算目标的

实现。

企业应当强化现金流量的预算管理,严格执行销售、生产和成本费用预算,努力完成利润指标,建立预算报告制度,要求各预算执行单位定期

报告预算的执行情 况,利用财务报表监控预算的执行情况,及时向预算执行单位、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以至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提供财务预算

的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企业预算目 标的影响等财务信息,促进企业完成预算目标。

二、预算的调整

企业正式下达执行的财务预算,一般不予调整。预算执行单位在执行中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致使预算的编制

基础不成立,或者将导致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的,可以调整预算。

企业应当建立内部的弹性预算机制,企业调整预算,应当由预算执行单位逐级向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提出书面报告,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对

预算执行单位的预算 调整报告进行审核分析,集中编制企业年度预算调整方案,提交预算委员会以至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然后

下达执行。

三、预算的分析与考核

企业应当建立预算分析制度,由预算委员会定期召开财务预算执行分析会议,全面掌握预算的执行情况,研究、解决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纠正预算的执行偏差。

开展预算执行分析,企业管理部门及各预算执行单位应当充分收集有关财务、业务、市场、技术、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有关信息资料,根据不

同情况分别采用比率 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平衡分析等方法,针对预算的执行偏差,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及各预算执行单位应当充分,客

观地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或建议,提交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研究决定。

企业预算委员会应当定期组织预算审计,纠正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维护预算管理的严肃性。预算审计可以

采用全面审计,或者抽样审计。

预算年度终了,预算委员会应当向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报告预算执行情况,并依据预算完成情况和预算审计情况对预算执行单位进行考核。

应当结合年度内部经济责任制进行考核,与预算执行单位负责人的奖惩挂钩,并作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的参考。

<--注册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