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级经济师第七章考点总结: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2011-05-10 18:10:17 字体放大:  

【编者按】2011年经济师考试报名即将开始,威廉希尔app 经济师考试频道为参加2011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的考生提供了“2011年中级经济师第七章考点总结:宏观经济运行分析”,希望对考生复习有所帮助。本文比较条理,也比较概括,便于考生记忆。第七章共有20个考点,下面请看正文:

考试目的:通过本章的考试,测查应考人员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经济运行的基本原理。

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

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2、经济发展:这是一个比经济增长含义更广的概念。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等方面的内容。

3、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来看,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基础和核心,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

4、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劳动的投入数量和劳动生产率、资本的投入数量和资本利用效率。

5、劳动的投入数量:在其他条件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社会投入生产的劳动数量越多,生产的产品就可能越多,经济增长速度就越高。

6、资本的投入数量:在其他因素不变条件下,资本数量投入越多,经济增长速度就越高。资本的投入数量也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最重要的是资本的利用率或生产能力利用率。

7、劳动生产率:在同样的劳动投入的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就可以带来经济的增长。

8、.资本的效率: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资本的效率提高就会带来经济增长,反之,资本效率下降就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9、经济增长因素分解:1.两因素分解法 2.三因素分解法

10、两因素分解法:就是假定其他因素不变,把经济增长率按照劳动和劳动生产率两项因素进行分解。

假定经济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工作小时数(即劳动时间)的增加率和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即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11、三因素分解法:就是运用生产函数,把经济增长按照劳动投入、资本投入和全要素生产率等三个因素进行分解,计算这三项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

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率+(劳动份额×劳动增加率)+(资本份额×资本增长率)

利用经济增长核算方程,我们还可以计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这就是所谓的全要素生产率(简称TFP),即将劳动、资本等要素投入数量等因素对 经济增长率的贡献扣除之后,技术进步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由于是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索罗首先提出的,因此也叫“索罗余值”。

相关推荐:

2011年中级经济师第六章考点总结: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

2011年经济师考试报名时间及方式(汇总)

<--注册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