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希尔app 小编为考生搜集整理了:2013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弹性等信息,祝愿广大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中级经济基础教材知识点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第一部分 经济学基础
第一章 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弹性
(一)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
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即: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如用Ed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用P和P分别表示价格和价格的变动量,用Q和△Q分别表示需求量和需求量的变动量,则:
由于需求规律的作用,价格和需求量是呈相反方向变化的,价格下跌,需求量增加;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因此,△Q和△P符号相反,所以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总是负数。由于它的符号始终不变,为简便起见,我们通常把负号 略去,采用其绝对值。
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有两种计算公式,一种是点弹性公式,一种是弧弹性公式。点弹性是指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弹性,它等于需求量的无穷小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的比率,即:
点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化 价格的相对变化
用公式表示为:
弧弹性是指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弧的弹性,它等于需求量的相对变动量对价格的相对变动量的比值。
弧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Q0为变动前的需求量,Q1为变动后的需求量,△Q为需求的变动量,P0为变动价格,P1为变动后的价格,△P为价格的变动量。
由于弧弹性能表现两点之间的弹性,所以它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而点弹性表明的只是一点上的弹性,因此只适用于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3.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数值范围是从零到无穷小。通常可把需求价格弹性分为三种:
(1)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大手1时,叫做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例如,价格下降2%,使需求量增加4%
(2)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等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等于1时,叫做需求单一弹性。例如,价格下降2%,需求量也增加2%。
(3)当需求量变动百分数小于价格变动百分数,需求弹性系数小于1时,叫做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例如,价格下跌2%,需求量只增加1%。
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1)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那么这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就较大。因为一旦这种商品价格上涨,甚至是微小的上涨,消费者往往会舍弃这种商品,而去选购它的替代品,从而引起需求量的变化。通常的规律是,商品限制愈狭窄,则愈有弹性,如一种特定的药物牙膏比一般药物牙膏更有弹性。而把所有牙膏作为一种商品,其需求弹性要小得多。
(2)商品的重要性。一种商品如果是人们生活基本必需品,即使价格上涨,人们还得照样买,其需求弹性就小或缺乏弹性l而一些非必需的高档商品,像贵重首饰、高档服装等,只有当消费者购买力提高之后才买得起,其需求弹 性就大。
(3)商品用途的多少。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就越大,反之就缺乏弹性。任何商品的不同用途都有一定的排列顺序。如果一种商品格上升,消费者会缩减其需求,把购买力用于重要的用途上,使购买数量减少;随着价格的降低,会增加其购买数量。
(4)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小;时间越长,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这是因为在较长的时间内,消费者就越有可能找到替代品,替代物品多了,它的需求弹性就必然增加.
5.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
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大小与销售者的收入有着密切联系,正是两者之间具有这种联系,才使得需求价格弹性理论更富有实践意义。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弹性系数大小与收入或支出的关系。图1—8(a)描绘了一条Ed>1的需求曲。 从图中看出,当价格从P1下降到P2,需求量Q1增加到Q2,但是价格下降的幅度小于需求增长的幅度,所以,DD为弹性系数大于1的需求曲线。当价格为P1时,需求量为Q1,因此销售收入为R1:P1=Q1,即图中矩形P1AQl0的面积。
当价格下跌到P2时,需求量增加到Q2,此时的销售收入为R2=P2Q,相当于图中矩形P2BQ0的面积。从图中可以观察到,矩形P1ACP2,小于矩形CBQ1Q2,因此,矩形P1AQ10的面积小于P2BO2O的面积,即R1 同样地,我们可以得出,当E1时,价格上涨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图1—8(a)所反映的是一条Ed>1时的需求曲线。根据同样的道理,可以得到,Ed=1时,无论价格上升还是下降,销售收入保持不变。
图1—8(c)描绘了一条Ed<1的需求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在这条需求曲线上,价格下降的幅度大于需求量增加的幅度,所以DD为一条Ed<1 的需求曲线。当价格分别为P1、P2时,R1=P1 Q1=P2Q分别相当于矩形P1AQlO和矩形 P2BQ2O的面积,由于矩形P1ACP2大于矩形CBQ2Q1,因此,R1 因此,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价格上升 会使销售收入增加,如果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大于1,那么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如果需求价格弹性 圈l-8(c)系数等于1,那么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变动。这就是企业实行薄利多销策略的一个主要理论基础。
(二)需求交叉弹性
1.需求交叉弹性的定义和公式
需求交叉弹性,也叫需求交叉价格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假如有i、J两种商品,那么,因商品J价格的相对变化而产生的交叉弹性系数由下列公式表示:
交叉弹性系数=商品i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J的价格的相对变化
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E为需求交叉弹性;Qi为商品i的需求量,△Q,为商品i的需求变动量;P,为商品j的价格,△P,商品J的价格变动量。
2.需求交叉弹性的类型
第一种类型i、j两种商品为替代品,即E>0,这时的交叉弹性系数为正数。因为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商品J价格上升,就会有部分消费者不再购买商品J,而去购买商品i,商品i的需求量增加,价格变动和需求量变动是同一方向,所以△P,和△Qi都为正值,Eij的符号为正值。与此相反,商品J的价格下跌,就会有部分消费者放弃对商品i的购买,而去购买商品J,商品i的需求量减少,△Pj和△Qi都为负值,所以Eij的符号仍为正。Eij越接近1,则说明j、i两者的替代性越强。第二种类型i、J两种商品为互补品,即Eij<0,其交叉弹性为负数。由于i、J为互补品,商品.的价格上涨,需求量下降,必然会引起商品i的需求量下降,△Pj和△Qi的符号相反,B为负号。第三种类型是当Eij=O时,表明ij两种商品是无关的,即J涨价不影响对i的需求,J跌价也不影响对i的需求。可见,需求交叉弹性大小是确定两种商品是否具有替代关系或互补关系的标准。
(三)需求收入弹性
1.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和公式
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变动之比,它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EY代表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Q代表原需求量,△Q代表需求的变动量,Y代表原消费者收入,△y代表收入的变动量。
2.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
需求收入弹性有下列几种类型:
EY=1,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
EY>1,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EY<1,表明收人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EY=0,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EY<0,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得多。
上述五种收入弹性,除EY=0,EY<0以外,其余三种收人弹性系数都是正的。
就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凡是收人弹性大于1的商品,都可以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则称为“必需品”。收人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品”,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需求的收入弹性是研究收入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及消费结构变化的一个基本概念,对价格决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当然,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研究的收入弹性是以市场上众多消费者的收入和需求数量的变动关系为对象的。
(四)供给价格弹性
1.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
供给价格弹性是价格的相对变化与所引起的供给量的相对变之间的比率。其公式为:
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供给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
如用E。代表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用P和△P分别表示价格和价格的变动量,用Q和△Q分别表示供给量和供给量的变动量,则:
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的变化和供给的变化总是同方向的,所以,Es的符号始终为正值。
2.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按照供给量对价格变动反应程度大小,供给价格弹性可分为五种类型:当某种商品的Es>1时,则这种商品的供给价格弹性充足;当Es<1时,则供给价格弹性不充足;当Es=1时,则供给价格弹性为1。此外,还有两种特殊情况,即Es=0时的供给完全无弹性和Es=∞时的供给完全有弹性。当然,这两种情况在现实的市场供给中是很少见到的。
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
(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在短期内,供给价格弹性一般较小。相反,在较长的时期内,供给价格弹性一般比较大。
(2)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对于农产品来说,由于受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在短期内,生产者和销售者无法利用价格提高这个有利条件去迅速地增加生产量和销售量。同样,当价格下跌时,生产者和销售者又不能马上急剧减少生产量和销售量。因此,在短期内供给价格弹性几乎为零,价格对供给的影响往往需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3)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价格弹性的影响也很大。如果用于生产某商品的投人品可由其他行业资源替代,那么该商品价格上涨(其他行业商品价格未变),其他行业的投入品就会转入该商品生产,从而使产量和供给量增加。反之,该商品价格下跌,又会使其投入品转入其他行业,从而使生产量和销售量减少。上述情况下,该商品的供给有弹性。如果投入品难以加入或脱离某种特定行业,则其供给缺乏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