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希尔app 小编为考生搜集整理了:2013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成市函数和成本曲线等信息,祝愿广大考生取得满意的成绩。
中级经济基础教材知识点第三章生产和成本理论
第三章 生产和成本理论
成市函数和成本曲线
(一)成本的含义
成本又称生产费用,是生产过程中企业对所购买的各种生产要素的货币支出。也可以说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支付的物质费用和人工费用。为了更好地理解成本的含义,需要对以下概念有所了解。
1.机会成本
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单位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2.显成本与隐成本
生产成本可以分为显成本和隐成本两部分。显成本是指企业购买或租用的生产要素所实际支付的货币支出。隐成本是指企业本身所拥有的并且被用于该企业生产过程的那些生产要素的总价格。隐成本是企业自己拥有并使用的资源的成本,它实际上也是一种机会成本,应该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按照企业自有生产要素在其他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来支付和计算。
3.经济利润
企业的所有的显成本和隐成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总成本。企业的经济利润是指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简称企业的利润。企业所追求的最大利润,指的就是最大的经济利润。经济利润也可称为超额利润。和经济利润相对的是正常利润,通常是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生产成本的一部分,是作为隐成本的一部分计人成本的。因此经济利润中不包括正常利润。
(二)成本函数
1.成本函数的含义和类型
成本函数就是表示企业总成本与产量之间关系的公式。由于考察的时期不同,分为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所谓短期,是指生产时间很短,总有一种或几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因而就有了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之分。所谓长期,是指这样一个时期,企业在这段时
间内可以调整生产要素,从而一切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这样,长期成本中就没有什么固定成本,一切成本都是可变的。因此,短期成本函数就可写成:
C=b+f(q)
式中,C为总成本,q为产量,b为固定成本。长期成本函数可写成:
C=f(q)
可见,短期成本函数和长期成本函数的区别就在于是否有固定成本和可变成分之分。
2.短期成本函数分析
首先来看几个概念:总成本,就是企业在短期内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短期总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短期内不随产量增减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其中主要包括厂房和设备的折旧,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费用等。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那部分成本,其中主要包括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以及生产工人的工资费用等。
如果以TC代表短期总成本,TFC代表总固定成本,TVC代表总可变成本,则有:
TC=TFC+TVC
平均成本也叫平均总成本,也即我们常说的单位产品成本,是生产每一单位产品的成本,是总成本除以总产量所得之商。平均成本分为平均固定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平均固定成本是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是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可变成本。如以Q代表总产量,ATC代表平均成本,AFC代表平均固定成本,AVC代表平均可变成本,则有:
ATC=TC/Q
AFC=TFC/QAVC=TVC/Q
边际成本是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时总成本的增加额。如以MC代表边际成本,△TC代表总成本的增加额,△Q代表总产量的增加额,则有:MC=△TC/AQ
由于短期内固定成本为一常数,不受产量的影响,因而边际成本也就是产量变动引起的可变成本的变动。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各种成本及其之间的关系,我们给出了某企业的成本表(见表3—2)。
(三)短期成本曲线
1.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
根据成本函数,可以画出总成本(TC)曲线、总固定成本(TFC)曲线和总可变成本(TVC)曲线,如图3—2所示。
从图3—2可以看出,总成本曲线是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F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开始时是以递减的增长率上升,当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便以递增的增长率上升。总固定成本曲线是平行于横轴的一条直线。产量为零时,总可变成本为零,随着产量的增加,总可变成本逐步上升,开始以递减的增长率上升,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便以递增的增长率上升。总可变成本曲线上升的速度和总成本曲线上升的速度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关系,说明二者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2.平均总成本、平均固定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根据成本函数,也可画出平均总成本(ATC)曲线、平均固定成本(AFC)曲线、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边际成本(MC)曲线,如图3—3所示。
平均总成本曲线开始时随着产量增加而迅速下降,M点是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过这一点以后,平均总成本曲线又随产量的增加而上升。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下降,M‘点是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平均固定成本曲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边际成本曲线开始时随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下降,很快就降到最低点,过最低点以后,便随着产量的增加而迅速上升,上升的速度比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上升速度更快。边际成本曲线上升时首先通过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然后又通过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图3—3反映了各种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变动的规律,以及它们相互间的关系。
平均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是因为固定成本在短期内不变,产量增加,则分摊到每一单位产品上的固定成本就减少了。其变动规律是开始降低幅度很大,以后降低幅度越来越小。
平均可变成本变动规律是,开始随着产量的增加和生产要素的充分利用,呈降低趋势,但是当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又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平均总成本的变动规律与平均可变成本变动规律相似,也是随产量增加先下降后上升。都具有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
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之间存在着一种非常明显的关系,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在M点之前,边际成本曲线低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M点之后,边际成本曲线高于平均总成本曲线。就是说,当平均总成本随产量的增加而下降时,边际成本必定小于平均总成本。当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上升时,边际成本必定大于平均总成本。当边际成本与平均总成本正好相等时,平均总成本处于最低点。
边际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之间也存在着类似的关系,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在M’点之前,MC曲线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在M’点之后,边际成本曲线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而且,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边际成本曲线的变动都快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在以上三条曲线中,边际成本曲线最早到达最低点。由于平均总成本既包括平均可变成本,还包括平均固定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受固定成本的影响,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的出现慢于且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M’点。当平均可变成本曲线已经到达最低点M’点时,总平均成本曲线还没有到达最低点M点,也就是说,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的交点M点的出现慢于边际成本曲线与总平均成本曲线的交点M’点的出现。此外,平均总成本曲线的最小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小值,即M点的位置高于M’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