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考前串讲4.6: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012-10-08 16:39:30 来源:互联网 字体放大:  

【编者按】《经济法基础》考前串讲4.6: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第四章 个人所得税法律制度

第六节 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应纳税额的计算

提示:计算过程:

(1)明确税收优惠,有无免税所得;

(2)明确适用的应税项目;

(3)根据所得额确定应纳税所得额;一定要注意扣除的问题;

(4)如为累进税率,根据应纳税所得额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5)计算应纳税额:

①超额累进税率: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②比例税率: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一)工资、薪金所得

1.一般计算:

应纳税额=(每月收入—3500或48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提示: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速算扣除数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

扣除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1

不超过1 500元的

不超过1 455元

3

0

2

超过1 500至4 500元的部分

超过1 455至4 155元的部分

10

105

3

超过4 500至9 000元的部分

超过4 155至7 755元的部分

20

555

4

超过9 000至35 000元的部分

超过7 755至27 255元的部分

25

1 005

5

超过35 000至55 000元的部分

超过27 255至41 255元的部分

30

2 755

6

超过55 000至80 000元的部分

超过41 255至57 505元的部分

35

5 505

7

超过80 000的部分

超过57 505元的部分

45

13 505

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税;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举例】中国公民王某,2011年9月取得工资、薪金收入5 500元,请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相关规定计算王某当月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正确答案』自2011年9月1日起,减除费用标准调整为3 500元/月,适用3%~45%的超额累进行税率。王某当月应缴纳个人所得税税额计算如下: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5 500—3 500=2 000(元)

全月应纳税额=(2 000×10%—105)=95(元)

2.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1)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即:当月工资够缴税标准:工资、奖金分别计算。先将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举例】中国公民王某2012年l~12月份每月工资4000元,12月份除当月工资以外,还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9600元。王某2012年应缴纳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1)全年工资应纳税额合计=[(4000—3500)×3%]×12=180(元)

(2)全年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9600÷12=800(元),适用税率为3%,全年一次性奖金应纳税额=9600×3%=288(元)

(3)王某2012年应缴纳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180+288=468(元)

提示:王某2012年12月应缴纳工资薪金的个人所得税=180÷12+288=303(元)。

(2)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即:当月工资不够缴税标准:工资、奖金合并计算。

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举例】王某为中国公民,2012年在我国境内l~12月每月的绩效工资为2000元,l2月31日又一次性领取年终奖24000元(兑现绩效工资)。计算王某取得该笔奖金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1)该笔奖金适用的税率和速算扣除数为:

每月奖金平均额=[24000—(3500—2000)]÷12=1875(元)

根据工资、薪金七级超额累进税率的规定,适用的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105。

(2)该笔奖金应缴纳个人所得税为:

应纳税额=[24000—(3500—2000)]×10%—105=2145(元)

提示:(1)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上述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2)雇员取得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各种名目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考勤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薪金收入合并,按税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

应纳税额=(全年收入—成本、费用及损失)×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提示:(1)个体工商户和从事生产、经营的个人,取得与生产、经营活动无关的其他各项应税所得,应分别按照有关规定,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如取得银行存款的利息所得、对外投资取得的股息所得,应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目的规定单独计征个人所得税。

(2)对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生产经营所得,实行查账征收或核定征收。

(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应纳税额=(全年收入—必要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提示: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的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

扣除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1

不超过15 000元的

不超过14 250元

5

0

2

超过15 000至30 000元的部分

超过14 250至27 750元的部分

10

750

3

超过30 000至60 000元的部分

超过27 750至51 750元的部分

20

3 750

4

超过60 000至100000元的部分

超过51 750至79 750元的部分

30

9 750

5

超过100 000元的部分

超过79 750元的部分

35

14 750

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举例】王某为中国公民,2012年承包经营一个招待所,全年承包所得是80000元(已扣除上交的承包费),计算王某2012年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应纳税额=(80000—3500×12)×20%—3750=3850(元)。

(四)劳务报酬所得

1.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800)×20%

2.每次收入>4000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1—20%)×20%

3.每次劳务报酬所得额>20000元:应纳税额=每次收入×(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有加成征收)

提示: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的速算扣除数表

级数

每次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

20

0

2

超过20000~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举例】某演员王某进行演出,取得出场费40000元,计算个人所得税。

『正确答案』

(1)应纳税所得额=40000×(1—20%)=32000(元)

(2)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20000×20%+12000×30%=7600(元)

提示:简便算法:32000×30%—2000=7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