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对企业信用分析的5Cs系统使用最为广泛。5Cs系统指:
①品德(Character),是对借款人声誉的衡量。主要指企业负责人的品德、经营管理水平、资金运用状况、经营稳健性以及偿还愿望等,信用记录对其品德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②资本(Capital),是指借款人的财务杠杆状况及资本金情况。资本金是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承担信用风险的最终资源。财务杠杆高就意味着资本金较少,债务负担和违约概率也较高。
③还款能力(Capacity)。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借款人未来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及波动性;另一方面是借款人的管理水平,银行不仅要对借款人的公司治理机制、日常经营策略、管理的整合度和深度进行分析评价,还要对其各部门主要管理人员进行分析评价。
④抵押(Collateral)。借款人应提供一定的、合适的抵押品以减少或避免商业银行贷款损失,特别是在中长期贷款中,如果没有担保品作为抵押,商业银行通常不予放款。商业银行对抵押品的要求权级别越高,抵押品的市场价值越大,变现能力越强,则贷款的风险越低。
⑤经营环境(Condition)。主要包括商业周期所处阶段、借款人所在行业状况、利率水平等因素。商业周期是决定信用风险水平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周期敏感性的产业;借款人处于行业周期的不同阶段以及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对借款人的偿债能力也具有重大影响;利率水平也是影响信用风险水平的重要环境因素。
定性分析法的突出特点在于将信贷专家的经验和判断作为信用分析和决策的主要基础。由于该方法依赖于信贷专家的主观判断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该方法还缺乏系统理论的支持。
2.定量分析法
近年来在计算机网络系统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以及金融工程等理论不断创新的基础上,一些银行通过数理统计方法量化信用风险进行管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模型有穆迪的RiskCalc和Credit Monitor、KPMG的风险中性定价模型和死亡概率模型。这些数量化的方法使银行能够直接计算风险违约概率,同时也引起了监管当局的高度重视。
1999年4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题为《信用风险模型化:当前的实践和应用》的研究报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也明确规定,实施内部评级法的商业银行可以采用模型估计违约概率。
前面传统的专家分析法相比较,定量分析的方法对历史数据的要求更高,需要商业银行建立一致的、明确的违约定义,并在此基础上积累至少5年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