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银行从业考试《风险管理》第一章风险与风险管理五
第一章 风险管理基础
第一节 风险与风险管理
1.1.3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
随着金融体系变革和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风险管理理论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相关监管标准的进一步完善,尤其是从1988年的第一版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Ⅰ)到2006年的第二版巴塞尔资本协议(巴塞尔协议Ⅱ)提出了一系列风险计量的规范标准,而2010年12月巴塞尔委员会正式发布的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巴塞尔协议Ⅲ),又确立了银行资本监管新标杆和新高度,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模式发生了本质变化。纵观国际金融体系的变迁和金融实践的发展过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模式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资产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20世纪60年代以前,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偏重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强调保持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这主要是与当时商业银行以资产业务(如贷款等)为主有关,经营中最直接、最经常性的风险来自资产业务。一笔大额信贷资产的违约,常常导致一家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困难,甚至停业倒闭。因此,商业银行极为重视对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通过加强资产分散化、抵押、资信评估、项目调查、严格审批制度、减少信用放款等各种措施和手段来防范、减少资产业务损失的发生,确立稳健经营的基本原则,以增强商业银行的安全性。
2.负债风险管理模式阶段
进入20世纪60年代,西方各国经济开始了高速增长,社会对商业银行的资金需求极为旺盛,商业银行面临资金相对不足的巨大压力。为了扩大资金来源,满足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需求,同时避开金融监管的限制,西方商业银行变被动负债为主动负债,对许多金融工具进行了创新,如CDs、回购协议、同业拆借等,利用发达的金融市场,扩大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极大地刺激了经济发展。虽然商业银行由被动负债转变为主动负债导致了银行业的一场革命,但同时,负债规模的迅速扩张大大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加大了商业银行的经营压力和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点转向负债风险管理。同期,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也为风险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哈瑞·马柯维茨( Harry Markowitz)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不确定条件下的投资组合理论,即如何在风险与收益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已经成为现代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石;而威廉·夏普( William F.Sharpe)在1964年提出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资产的风险溢价、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定量关系,为现代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这一阶段的金融理论被称为华尔街的第一次数学革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