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考研 > 专题

苏州大学获批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

编辑:chenc

2011-04-11

日前,国务院学位办公布了国家第十一次学位评审结果,苏州大学一举获批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申报成功数在全国高校中名列第一,涵盖了10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至此,该校的一级学科博士点实现了翻倍增长,由原来的6个增至19个,总数位居全国地方高校之首,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广阔平台。

一级学科博士点是衡量一所高校学科建设和办学层次的重要指标。苏州大学能在“十一五”规划收官和“十二五”规划开局的起承转合之际,获得如此亮丽的成绩单,在苏州大学校长朱秀林看来,并非是“妙手偶得之”,而是苏大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创新,创新的基础是人才,而高校培养人才的平台就是学科。因此,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根本,也是高校为国家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的源泉。”

厚积薄发 精心凝练学科方向

在苏大此次获批的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名单中,医学部的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独占3席。这与该校从学科发展大局统筹规划,不断凝练学科发展方向,提升学科建设管理水平不无关系。

2008年初,苏大积极探索学部制改革,将原有的医学院各系与生命科学学院、放射医学与公共卫生学院及药学院组建成立医学部。学部的组建不仅打破了院系壁垒,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也促使了交叉学科之间的互相支撑,集中最优质的师资队伍推动科研平台建设。唐仲英血液学研究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骨科研究所等一批高水平科研平台的建成对学科发展的推动作用明显。在去年全校获得的11项包括“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重大项目等在内的项目中,医学部就占到5个。

而此次一举获批政治学与哲学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的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亦得益于该学院近5年来积极推动一批优秀学者对接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将科研创新和参与政府决策咨询紧密结合而获得的发展机遇。苏大人文社科专家高水平的研究报告还引起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除在今年年初组成规模较大的党政代表团前往苏大学习之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还将苏大教授请至当地,为新疆1300多名党政领导干部讲授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的意义与举措。

积极拓展新兴学科则是促使高校长远发展的不竭动力。地处长三角的核心地带,苏大近年来紧跟江苏省经济转型升级步伐,积极拓展新材料、新能源、纳米技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相关领域的学科专业建设,不断优化学科结构。以著名纳米与光电子材料学家李述汤院士领衔组建的功能纳米与软物质(材料)研究院为例,这个成立不到3年的研究院已经顺利形成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的完整人才培养链,将为苏州市形成以纳米产业为龙头的新兴产业提供一批优秀人才和技术支撑。

内扶外引 科学架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生命线。围绕重点学科和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苏州大学积极“内扶外引”并举,以“学术大师+创新团队”的构建为主要形式,全力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苏州大学连续10次在世界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上发布“求贤书”,面向世界延揽精英。近4年来,在人才引进方面累计投入4亿余元,共引进包括院士、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教育部长江学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内的各类人才450余名,为学校的长远发展蓄积动能。功能纳米与软物质(材料)研究院、软凝聚态物理及其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机器人与微系统研究中心等10多个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得以成功组建。一个个学术梯队合理、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学科队伍给苏大的学科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从近年的科研立项和获奖成果来看,该校省部级以上科研立项项目和获奖项目的取得者80%源自领军能力强、学科基础好、科研实力雄厚的研究梯队。

在重视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苏大也十分注重对已有人才的培养。旨在培养本土学术精英的“东吴学者计划”实施3年多以来,已有20名优秀学者获得资助,学校累计投入项目资助经费600多万元。此外,通过项目申报、平台建设,学校还积极加强本土教师与引进人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实现校内外学术精英融合,达到以“以外促内、内外结合”的目标。

在内扶外引举措下,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集聚显示出惊人的爆发力。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苏州大学的科研创新工作成绩斐然: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达188项;纵向项目经费达1.1187亿元;SCI、EI、ISTP三大检索论文达到1305篇;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获包括重大重点项目在内的国家社科基金面上项目共23项,居地方高校之首;纵向科研到账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获资助项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总经费同比均实现了翻倍增长。

教学相长 创新培养优秀人才

“将欲立人,先求立师”。苏州大学于去年11月成立导师学院,296名导师进入首期导师培训班,接受有关学术素养、业务技能以及规章制度等相关知识的专业培训,提高导师的育人水平。此外,该校还大胆打破导师资格终身制,变导师的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逐步建立起动态的导师管理制度。

苏大十分重视发挥导师的精神和学术引领作用,通过导师带动研究生共同参与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热爱学术,乐于研究的品格。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三年级博士生袁建军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哲学研究》等一类核心期刊上均发表了不少论文,令人刮目相看,他的成绩正是得益于他师从导师金太军教授投身高层次科研的经历。目前,他还承担着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江苏省软科学计划项目,深入到苏南苏北的若干市具体调研江苏省省直管县的运行状况。他说,“苏大良好的学术氛围,高素质的导师队伍对我提升科研水平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而学校深入参与地方发展建设的思路和举措也为我们科研成果的应用搭建了更多平台。”

“在刚刚结束的首批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评选中,苏州大学的纺织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技术、血液转化医学、微纳光学、艺术学5个学科入选一期工程名单。依托这些来之不易的平台,学校将在‘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通识教育培养新体系、国际化人才培养新模式和研究生分类培养新模式改革,为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目标的实现夯实基础!”苏大党委书记王卓君言谈间充满信心。

标签:专题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