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peip
2013-09-05
威廉希尔app 小编为即将报考复旦大学的考研朋友编辑整理了“复旦大学研究生专业分子医学”,希望对广大考友有所帮助!
分子医学是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方法研究重要疾病的分子机理和防治手段,属基础医学范畴,以基础医学紧密结合临床为宗旨。
人类基因组解密预示着从分子水平研究基础医学将会飞速发展,医学科学的发展也会进一步深入分子水平。为此,我们成立了分子医学教育重点实验室,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和方法从分子水平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并从中寻找到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主要研究方向
①脂肪细胞分化的机制与肥胖及相关疾病
②心血管系统重构的分子机制
③肿瘤细胞信号传导的变化与恶性行为
④免疫病发病机制及防治对策
⑤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研究发育遗传学和疾病功能基因组
⑥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与生物技术新药的设计和研制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和成果
1.注射用重组链激酶(r-SK)的研制、开发和临床应用我国第一个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类生物技术新药,已转让给上海复星集团。
用于急性心肌梗塞症溶栓治疗,已抢救 40000 余患者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
2001年中国发明专利金奖
2.注射用重组双功能水蛭素(r-RGD-Hirudin)的研制通过晶体结构分析,计算机分子结构模拟和分子对接模拟,以及分子动力学等研究,以蛋白质分子构效关系为理论基础,成功地设计研制具有抗凝血酶活性和抗血小板聚集的重组双重功能水蛭素,为创新性一类生物技术新药。等效对比试验证明:r-RGD-Hirudin 的临床剂量是野生型水蛭素剂量的 1/2-1/3,几乎未发现出血等不良反应。
已获得临床试用证书;中国发明专利已经公开;相关论文已被Throm. & Haemost接受。
适应症为:血管吻合术后的抗凝、防栓治疗缺血行冠状动脉综合征
3.趋化因子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新型病毒性心肌炎疫苗的研制
根据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心肌组织中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的特点,提出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病机制可能与病毒感染后改变了心肌趋化因子表达谱有关。该研究首先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发现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中19种代表性趋化因子的表达发生成簇性变化,继而深入研究了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可能有重要意义的趋化因子 MCP-1。结果显示B型柯萨奇病毒(CVB3)上调心肌组织/心肌细胞表达MCP-1水平,进一步研究证实MCP-1加强CVB3致VMC的作用;MCP-1通过CCR2直接趋化或增强心肌细胞招募单个核细胞在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组织局部浸润,说明了MCP-1在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中所起的作用,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前景。前期研究论文已发表在J. Virology (IF: 5.398)。B3型柯萨奇病毒(CVB3)系肠道粘膜感染病毒,其感染是导致约50%的人类急性及慢性心肌炎、25%扩张性心肌病的重要原因,但迄今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亦无CVB3疫苗或病毒性心肌炎疫苗。因此研制新型有效的CVB3防治疫苗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功建立并优化了CV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并完成新型病毒性心肌炎Chitosan-DNA 基因疫苗的设计和构建,完成该疫苗在小鼠体内的表达、分布状况,获得疫苗经滴鼻免疫后诱导粘膜IgA和CTL,在小鼠模型上验证获得完全的保护效应。申请并公开了相关专利(一种病毒性心肌炎基因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发明专利号申请号:03116 329.7 公开号: cn? 1535725A),同时以该研究为核心的文章已在国际疫苗的专业权威杂志《Vaccine》上发表。
4.血管系统重构的分子机制和相关中药的研究
心血管重构是高血压、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代谢综合症等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若干常见疾病病理变化的共同通路,其机制至今不明,以致目前临床干预心血管重构的治疗手段有限,因此,心血管重构机制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和前沿领域。我们以心血管重构的关键分子(维甲酸受体、尾加压素II及其受体等)的功能调控机制,和调控异常在心血管重构发生中所引起的作用,提出诱导分化逆转心肌重构的观点,并通过系统的实验证实了这一新观点,有关论文发表在 Am J Physiol 和 J Appl Physiol 上,于2004年获教育部提名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及中国发明专利已授权,专利号。在研究心血管系统重构的同时,试用了一系列天然植物单体,筛选出一个作用于心血管的单体,在高血压动物模型中分别具有心脏保护作用和降压作用,提出高血压治疗措施新观点。成果已申请专利。
5.肥胖及相关疾病药物靶位基因的研究
用前脂肪细胞(3T3-L1)向脂肪细胞分化模型和饮食性肥胖模型证明转录因子C/EBP家族调控脂肪细胞分化和脂肪组织形成。发现单味中药地黄提取液抑制脂肪细胞分化、降低饮食性肥胖动物脂肪组织形成和体重,并降低血脂水平;其分子机制为抑制转录因子C/EBP系统及其控制的脂肪合成关键酶。利用LC/MS将地黄分为18个组分,其中Hx组分活性占总提取液活性的50%,对Hx作进一步分离、纯化,已证明有效成分之一为Betain,用上述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证明Betain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和饮食性肥胖,其作用靶位点为抑制转录因子c/EBPα、β基因的表达,相关论文将送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号:ZL 01105857.9。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与肥胖密切相关,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本项目研究脂肪细胞分化的基因调控和中药抑制脂肪细胞分化及其机理,在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有收获,将努力发掘特异性中药,安全有效地防治肥胖。
6.模式生物斑马鱼发育遗传与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
首次报道Wortmannin处理斑马鱼胚胎导致“双心畸形”,“双心”含有独立的心室及心房,并呈剂量效应关系,Wortmannin导致“双心畸形”有特别的时间窗。从分子水平证明Wortmannin通过PI- 3-K和 MLCK 以外的信号通路导致“双心畸形”。为研究心脏发育及功能奠定了基础。论文发表于BBRC。首次报道肌肉细胞增强因子2A(MEF2A)的新功能―――调节心肌细胞的收缩力和收缩频率。我们用一系列实验方法证明MEF2A 在斑马鱼胚胎心肌细胞中表达。斑马鱼敲除MEF2A基因后,心肌细胞收缩力和收缩频率明显降低,心前区淤血。细胞水平研究发现心肌细胞内肌节组装紊乱。分子水平研究发现形成肌节的结构蛋白基因表达受到影响。这些现象为人类遗传性心肌扩张病和新生儿心力衰竭的发病提供了遗传学基础。论文已发表于FEBS LETTER。我们于2002年从美国引进全自动斑马鱼养殖系统,迅速开展发育遗传学与疾病功能基因组研究,二年来我们在上述国际期刊发表文章2篇,中国科学等期刊3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分子医学导论、分子生物学进展、高级生化、高级生化实验、细胞与分子免疫学、现代免疫学、疫苗的分子设计、临床免疫学、高级生理学、基础医学进展、发育生物学与疾病基因组、医用分子遗传学、医用分子遗传学实验、 细胞分化的基因调控、生物技术药物、临床生化、高级生理学。
毕业生去向
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生物技术公司从事新药的研发工作。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复旦大学研究生专业分子医学,更多关于考研信息请点击威廉希尔app
复旦大学?xml:namespace>
标签:院校专业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