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2013-11-12
四、师资力量及研究生导师情况
教研室有教师和实验师36人,其中博士导师6人。主要学术带头人有:
苏成芝教授,1917年12月生,1941年毕业于满州医科大学,一级教授,全国首批博士导师及国务院颁布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996年获“一代名师”称号。与中国生化界老前辈郑集教授同为本科室奠基人。曾任中国生物化学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陕西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全军生物化学专业组顾问。指导硕士、博士生70名,发表论文200多篇,目前研究方向包括基因工程抗体、基因诊断、肿瘤发病机理及生物治疗等。
王成济教授,1928年1月生,195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医学院,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任中国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学会二、四、五届理事,医学生化专业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生物化学学会理事长及医学会肿瘤专科委员会常委,《国外医学-临床生化与检验学分册》编委。90年代以来针对癌基因设计、研究反义核酸的riboxyme,探索其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促分化和对细胞凋亡的作用,取得很有意义的成果。学术论文80余篇,指导研究生35名,参加编写教材、专著4部,并获全国优秀教学成果军队级一等奖1项。
陈苏民教授,1937年11月生,1956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现任全军医学科学委员会、全军生物技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生物化学学会理事长等职,为《生物化学杂志》、《J.Med.Coll.PLA》、《国外医学分子生物学分册》、《生物技术通讯》、《第四军医大学学报》等刊物编委。曾赴美国卫生研究院(NIH)癌症研究所(NCI)合作研究数次。80年代以来从事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在基因表达调控、基因工程抗体及人骨形成蛋白(hBMP)基因工程以及高表达载体的构建研究上多有建树。发表论文100多篇,参加编写教材、专著6部,指导研究生31人。
药立波教授,1955年1月生,1977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医疗系,1983、1988年先后获第四军医大学生化硕士学位及博士学位。1988~1989年为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医化教研室博士后,1993年以访问科学家身份赴美LA JOLLA研究所工作,1996年回国。现为第四军医大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淋巴细胞的信号传导上作出成绩。曾获阿姆期特丹第13届国际生化大会青年生化工作奖,国家卫生部世川奖学金优秀论文一等奖,参加编写教材、专著2部。
杨安钢教授,1954年1月生,1992年获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副主任。国家青年“八六三”、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在抗体基因工程(抗CD3,CD8,人源性抗胃癌)、基因工程双特异抗体研究中成绩显著。1995年赴美从事基因治疗基础研究,已有2篇论文发表于《Nature》杂志。
韩骅教授,1961年9月生,1991年获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数次到日本京都大学医学部医化教研室本庶右(Honjo T)教授实验室工作,在免疫球蛋白基因类转换机制、真核系统全套抗体基因表达系统的构建研究上做出成绩,在国内率先克隆和表达抗人黑色素瘤单抗可变区基因。曾为全军“八五”重点攻关课题、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负责人。获军队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
标签:院校专业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