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专业之化学

编辑:sx_wangxd

2013-09-27

威廉希尔app 小编为即将报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考研朋友编辑整理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专业之化学”,希望对广大考友有所帮助!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化学学科1990年获得分析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5经国家学位办批准获化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开始按一级学科招生。

  经过20多年的建设,本学科点在所涉及的二级学科领域形成了自已的研究特色:
  1.分析化学
  以地质、环境、生命科学等领域中的无机物、有机物为研究对象,开展原子光谱、分子光谱、电分析化学、色谱分析及其联用技术、微区分析、整体分析、同位素分析、形态分析、化学修饰电极及生物传感器、在线分析、野外现场快速测定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2.无机化学
  主要开展稀土发光材料、纳米材料、无机/聚合物复合材料制备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3.物理化学
  以现代量子化学计算、分子模拟与试验研究相结合,开展新型能源材料、纳米团簇催化材料、涂镀层材料、非平衡材料、新型电池材料和电化学界面过程、金属腐蚀与防护及电池制备技术、电镀工艺的研究。

  4.有机及高分子化学
  开展药物、助剂、染料、稠油降粘剂、污水处理剂及其它油田化学品的研究与合成,有机/高分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无机功能材料/高分子复合材料制备及应用、环境友好催化材料的合成及应用,非均相催化合成、高分子橡胶材料的改性与制备。
  在储氢材料、电池材料、高效催化体系设计、流动注射及其联用技术、地质分析、分子模拟与材料设计、应用电化学、油田化学等领域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一些研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队伍学历、职称结构合理,现有教授14人,副教授25人,具有博士学位25人,一些中青年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0人;有“千人计划”学者1人,“楚天学者”1人。近五年来,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省部级项目、市区级项目等,科研经费合计2500余万元;在Angew. Chem. Int. Ed, Chem. Commun., J. Phys. Chem. B, J. Phys. Chem. C, J. Chem. Phys.,Eur. J. Inorg. Chem., J. Comput. Chem., J. Comput. Theo. Nanosci., Phys. Chem. Chem. Phys., Phys. Rev. B, Int. J. Quantum Chem., J. Power Sources,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项;科研成果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

  本学科现有湖北省高校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北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教育部纳米矿物材料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可持续能源研究中心等多个实验教学、科研平台,拥有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气-质联用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荧光光谱仪、紫外-可见光谱仪、X射线粉晶衍射仪、气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多功能电化学分析测试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谱仪、综合热分析仪、多通道电化学工作站、IGA 智能重量分析仪、zeta电位仪、扣式电池自动封口机、高温高压反应釜、手套箱、球磨机等仪器设备,仪器经费总额达2000多万元。此外,学校的高性能计算中心、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拥有的先进仪器设备也能资源共享,这些为本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平台。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整理的“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专业之化学”,更多关于考研信息请点击威廉希尔app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标签:院校专业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