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简介
本培养方案按一级学科制定,包括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等二级学科的专业内容。本学科具有硕士、博士以及学科授权,可在“力学”博士后流动站接收博士后研究人员。主要研究方向:
1.新型材料与结构的力学行为及设计
新型多功能材料微观、细观和宏观尺度的力学行为,材料不同层次结构的协同原理与方法,强动载荷下大型工程结构的安全性研究。
2.复合材料力学及应用
具有功能梯度特性、形状记忆特性、压电磁多功能耦合特性等的先进复合材料的基本力学响应机理及其应用的研究
3.材料和结构的动力学分析及应用
应力波传播理论及其应用;冲击载荷作用下材料结构的变形及其破坏过程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多孔、多相非均匀介质动态变形破坏过程的有效计算方法;多孔、多相非均匀介质动态变形破坏和流动耦合的运动规律,从细观层次出发的材料动力学研究;非线性振动理论及应用;工程结构的动力学分析与优化设计。
4.工程力学中的计算机仿真
国防、航天、铁路等重大工程的结构受力分析、数值模拟和可靠性设计,计算力学在现代工程中的应用。
5.高速运动体空气动力学
主要研究高速运动体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和效应。包括外形设计研究、空气阻力研究、侧风作用安全研究、高速运动体局部阻力研究、高速运动体在隧道内产生的附加阻力及高速运动体内部通风系统、隧道内的通风系统等研究。结合实验技术和计算机技术,解决高速运动体运行中提出的各种实际问题。
6.地下空间空气环境调节与火灾控制研究
主要研究地下空间通风和空调系统的优化设计、风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隧道和建筑物内部火灾所涉及的流动与传热问题,以及火灾控制方法等。研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对上述流动与传热现象进行数值模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