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从1991年起建立,迄今已经发展近二十载。目前,己基本形成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
从2009年开始,我国逐步加大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步伐,扩大招生比例、增设招生专业,到2015年,我国将形成学术型研究生和学位型研究生各占半壁江山的总体格局。
但是,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社会公众并不十分了解,其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区别,是否授予学位及学历,教学质量是否能够得以保障……都需要释疑解惑。本文通过深度报道、言论、图表等形式,力图让专业学位研究生为公众更为了解;通过对专家建设性意见的报道,力图推动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得更为稳健。
编者
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2010年,继人们熟知的“法律硕士”、“教育硕士”、“工程硕士”等几类专业硕士之后,又有19种专业学位研究生进入研究生招生范围。
2011年,教育部就继续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范围和规模问题下发通知,要求各招生单位除将招生计划的增量部分主要用来安排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外,将2010年学术型研究生招生规模数按原则上不少于5%的比例调至专业学位。有专家预测,到2015年,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占研究生总规模的比例将由现在的约30%增长到50%。也就是说,到那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将各占半壁江山。
专业学位研究生,旨在改变以往研究生教育实践能力缺乏的现状,推动高水平大学面向企业和社会培养大批能够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尽管始终伴随着“质量不高”的质疑,甚至被冠以“山寨”之称,但自1991年以来一直在探索前行,如今面对国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契机,惟有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企业齐心协力,方能用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结果摆脱“山寨”之名,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效果。
“我们不是山寨研究生”
打破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身份认同尴尬”
【关注】长江大学2009级农业推广专业学位硕士生武凯:当初是考研失利,服从调剂选择专业学位的。调剂的时候纠结了很久,周围亲戚、朋友一直在质疑,劝我慎重考虑。尤其是当我向一位硕士毕业的姐姐请教时,她想了一会儿跟我说,“嗯,跟在职硕士也还是有点不一样,你们这个叫做‘山寨’硕士吧。”虽然知道是个玩笑,但心里真的不好受,这跟普通的硕士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将来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会承认我的学位吗?
武凯的担心、顾忌和犹豫,代表了学生、家长、社会公众长期以来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普遍认知,甚至一些教育界人士对专业学位研究生也持质疑和担忧的心态。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韩映雄指出,专业学位的招考时间长期游离于全日制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全国入学统一考试体系之外,这使其产生“假冒”之嫌,因为一般民众只知道每年1月前后举行的入学考试是正规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而大部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在每年10月份参加入学考试。而且专业学位攻读者在培养机构内并不能得到与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同等的待遇。制度上的设计和人们的传统观念使得专业学位的学生产生了很深的“身份认同尴尬”。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别敦荣曾指出,尽管专业学位设置审批暂行办法确认了专业学位与学士型学位没有高下之分,但“两股道”区别对待的政策设计,导致专业学位的实际地位不高、社会认同度低,进而使得人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标准产生疑惑。目前,除了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工商管理硕士、法律硕士和软件工程硕士等专业学位颁发学历、学位双证书之外,其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只颁发学位证书,从而使就读者面临着有学位而无学历的尴尬局面。
还有专家指出,由于专业学位实行全成本收费制度,这就迫使培养机构十分注意办学中的投入与产出问题,导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成为一种产业性质浓厚的教育形式。这在某种程度上会使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办学宗旨产生一定程度的异化,培养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工商管理硕士等热门专业较高的生师比就是例证。
从“退而求其次”到主动选择
生源的变化呼唤人才培养方式的与时俱进
【关注】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苏日娜:在2009年之前,专业学位生源,不管是在职还是全日制,都要求具备一定年限的相关工作经历;而扩招的5万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这两类生源学习意识、目的,对知识的理解存在很大不同,这就决定了原有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不能照搬到以应届本科生生源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上来。
记者了解到,报考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生很多并不是第一志愿,而是原本未达到学术型研究生录取线,或在学术型研究生复试环节失利的考生,“退而求其次”,选择调剂到专业学位。他们中的一些人并不清楚专业学位的定位和特点。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助理研究员李颖强调,专业学位教育质量首先取决于招生质量,培养单位在招生工作中必须严格把好“入口关”,加强对研究生需求预测,从源头上杜绝人才培养的盲目性。国家、地方和高等院校应根据经济、社会、科技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几年社会对不同专业研究生的需求,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优化专业学科建设,促使研究生招生、培养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应该具备较强实践能力的要求,北方工业大学研究生部杨晶晶指出,应大力发展双师型队伍。专业学位的培养院校应主动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通过从实际工作部门引进一线高水平专家、聘请兼职教授等方式,让“双导师制”实至名归。
还有专家指出,除了学校和学生的个人努力之外,政府应统筹协调,解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相关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问题,建立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到职业任职资格之间的直通车,让学生毕业之后就可以手中同时握有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质量管理,从“内”到“外”
建立以高校为本、政府社会监控的质量保证体系
【关注】中国刑警学院法律部副教授李新权:从法律硕士教育十几年来的发展情况看,法律硕士指导委员会及其具体工作机构的组织、指导和监督管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加强质量管理,尤其要做好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设计。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我国从国外引进的舶来品。反观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已有百余年历史的美国,其质量保证体系值得借鉴。在美国,具体负责专业学位质量保障的组织是各学科专业认证协会(学会)。学科专业认证协会根据行业标准,对高校具体的学科专业教育进行评价,其操作程序大致有自我评价、实地考察、综合评价和认证结论四个步骤。各学科专业认证协会都建立了自己的学科专业认证标准。这些标准针对性强,对各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明确指导作用。认证协会不仅对新设学位点进行认证,而且对已经开办的学位点实行周期性质量评估,从而有效促进各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
有专家强调,在我国,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需要高校和社会其他组织共同努力。首先要建立以高校为本的质量保障体系,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途径、新模式,将质量保障落实到教育管理的每一个具体环节中,牢固树立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同等对待的观念,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监督、检查和评估,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良性发展。
同时,还有专家强调,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机制,政府管理部门、社会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和公共媒体应继续发挥各自的作用,建立教育内部评估、中介机构评估和社会评估相结合的评估体系,将用人单位的意见、社会认可度等客观内容列入评估指标,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学校总体社会声誉的联系,从而督促高校自身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人才培养质量。
我国现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方式
第一种是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即每年一月份的研究生入学考试。被录取者既有学位又有学历,一般是全日制学习。
第二种是参加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全国联考,即每年10月份的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联考,被录取者有学位但无学历,一般是采用非全日制学习方式。这种方式目前是大多数。
第三种是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学位,参加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的外国语和综合水平考试或卫生部医学考试中心组织的申请博士学位考试,通过考试有学位但无学历。这种方式只有在培养临床医学硕士、博士和口腔医学硕士、博士时采用。
下一篇:中国科大新增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