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

2012考研政治真题预测题(5)

2011-10-28

【摘要】2012考研报名正在紧张的进行当中,威廉希尔app 搜集2012考研政治真题预测题,希望对考生备考有帮助。
 

21社会主义荣辱观

【知识要点】

(1)“八荣八耻”的内容: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2)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现实意义

①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内在要求。发展以人为本,立德以人为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作为推动科学发展主体的人,应该是具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的人,是具有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的人。以人为本与以德立人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落实科学发展观,必然要求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进思想道德建设;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提升全民族的道德情操,又可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进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②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构建和谐社会确立了一个共同遵守的价值尺度。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共同的价值尺度,引导和帮助人们自我约素、提高境界、宽容谅解,来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道德基础。

③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树立良好社会风气的迫切要求。

【预测试题】

当前,我国传统文化中许多有益的价值观正面临多元主义消解甚至颠覆。在部分国民中,一些基本的是非、善恶、美丑、荣辱界限被杂乱无章的多元价值混淆,官德、民德、公德等方面在部分人中出现了荣辱颠倒的反道德倾向,甚至丧失了基本的荣辱感。荣与耻、美与丑、优与劣、好与坏、利与弊、得与失等等方面判断的标尺不一,衡量的标尺各异,使得部分国民理想信念弱了,封建意识强了;道德意识弱了,名利意识强了;奉献意识弱了,金钱意识强了;集体主义、国家利益意识弱了,个人主义意识强了。

比如,“荣”被颠倒,因而不以荣为荣。正像一家媒体所概括的:热爱祖国被视作“假做作”,服务群众被视为“爱逞能”,崇尚科学被视为“书呆子”,辛勤劳动被视为“没本事”,团结互助被视为“冒傻气”,诚实守信被视为“老古板”,遵纪守法被视为“老正经”,艰苦奋斗被视为“老保守”,等等。

比如,“耻”被折返,因而不以耻为耻。危害祖国成了“斗士”,背离人民成了“本事”,愚昧无知成了“时尚”,好逸恶劳成了“潇洒”,损人利己成了“能耐”,见利忘义成了“聪明”,违法乱纪成了“勇敢”,骄奢淫逸成了“荣耀”,等等。

根据以上材料,请就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及如何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要点】

(1)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深刻内涵。①荣辱观,是人们对荣誉和耻辱的根本看法

和态度,它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树立荣辱观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③“八荣八耻”是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系统阐述,涵盖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涉及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为人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判断行为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作出道德选择,提供了基本规范;④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弘扬光大;⑤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我们党优秀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思想的继承发展。

(2) 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措施:①大力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②领导

干部要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③把青少年作为重点,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把荣辱观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的全过程,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④要用制度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⑤发挥法律法规对道德建设的保障作用。

2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知识要点]

(1)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2)要实现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加快增长方式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般分为粗放型和集约型两种。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数量扩张而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其表现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率。集约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生产要素的科学合理配置,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

[预测试题]

以下是关于“循环经济”的材料:

“循环经济”是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其含义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技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耗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这一观点在当前全球人口增长、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性社会,看作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实现方式。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废弃物”单项流动的线性经济。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流程,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说明循环经济是如何体现辩证法的联系观点的,并就我国如何发展循环经济,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要点]

(1)循环经济体现了辩证法的联系观点:①循环经济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相互联系的有机统一的整体,它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②“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复循环,说明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体现了联系的多样性。③循环经济表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以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经济发展资源。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首先必须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②自然资源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必须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发展“循环经济”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化。

23.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知识要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揭示了科学技术在当代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变革和推动作用。根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我国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

[预测试题]

请结合材料(略)回答问题:

(1)我国为何特别重视和强调“自主创新”?

(2)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3)你认为怎样做才能增强自主创新的能力?

[答案要点]

(1)我国之所以重视和强调“自主创新”,是因为:①加快科技创新和跨越,是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化的中心环节;②自主创新是提升综合国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③自主创新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需要;④我国已经发展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科技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

(2)我国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不断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及国家创新体系。

(3)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应采取如下措施:①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②改善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加强技术咨询、技术转让等中介服务;③实行支持自主创新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完善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④利用好全球科技资源,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积极参与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⑤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

2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知识要点】

(1)农村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为经济建设积累资金;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资源。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一要发展现代农业;二要增加农民收入;三要改善农村面貌;四要培养新型农民;五要增加农业和农村收入;六要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预测试题】

目前,不少地方在建设新农村中,出现了如下现象:

一是将政府的需求、领导的意愿凌驾于农民的需求之上,走形式,拉花架子,把新农村建设搞成了“拆旧房建新房”,变成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

二是搞“一刀切”、“照抄照搬”,按照“钦定”的统一标准,搞所谓的新农村建设达标竞赛或创建评比,甚至要求“用城市规划的理念搞新农村建设规划”;

三是急于求成,借贷搞新农村建设。

以上种种表现,明显违反了中央多次强调的“尊重农民意愿”“尊重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则,是当前建设新农村亟待解决的问题。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建设新农村中,确立农民主体地位的原因;

(2)发挥农民主体地位的措施。

【答案要点】

(1)在建设新农村中,必须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是由于:①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人,搞新农村建设,该搞什么,不该搞什么,农民最有发言权;②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农民的福祉,农民对关系自身利益的大事,最有决定权;③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理应具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2)要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应采取如下措施:①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为农民打造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更好的发展平台;②继续深化农村改革乃至整个宏观体制改革,建立能体现农民利益的制度,从而使农民的权益得到根本保障;③要进行基层组织体系创新,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多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

25.安全生产

[知识要点]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预测试题]

结合材料(略),回答问题:

(1)分析说明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

(3)提出解决安全事故问题的建议。

[答案要点]

(1)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的原因:①存在安全隐患;②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③企业领导和政府主管部门监管不到位;④事故背后的失职、渎职、官商勾结和腐败行为;⑤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保障措施未完善或执行不力。

(2)解决安全事故问题的建议:①建立安全法规和技术细则的实施保障机制。对违反法律法规的企业主和领导干部,依法采取严厉惩处措施。②建立完备的监督检查机制,既包括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的定期监督检查制度,又包括群众和媒体对违章生产状况和相关领导者的监督;③通过电视、图片展览等办法,进行生产安全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和干部的安全意识;④设立生产安全热线,及时处理安全隐情。



相关阅读:
2012考研政治真题预测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