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sx_guohr
2015-11-05
经济学是研究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规律的理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自然科学、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同一的客观规律。下面分享考研经济学基础训练题,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一、单项选择
1.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导致()。
a.需求量增加;b.需求增加;c.需求量减少;d.需求减少。
2.无差异曲线的位置和形状取决于()。
a. 消费者偏好;b. 消费者收入;
c. 所购买商品的价格;d. 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3.在生产要素替代的有效区域内,等产量曲线是()。
a. 不能相交的;b. 凸向原点的;
c. 斜率为正的;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4.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呈“U”型原因是()。
a.规模报酬的变化所致;b.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所致;
c.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所致;d. 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所占比重所致。
5.某生产活动存在外部经济性质时,其产量()帕累托最优产量。
a.大于;b.小于;c.等于;d.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6.已知某国的资本品存量在年初为100亿美元,它在本年生产了25亿美元的资本品,资本折旧是20亿美元,则该国在年度的总投资和净投资分别是()。
a.25亿美元和20亿美元;b.125亿美元和105亿美元;
c.25亿美元和5亿美元;d.75亿美元和80亿美元。
7.若其他情况不变,所得税税率提高时,投资乘数()。
a.增加;b.缩小;c.不变;d.可能增加也可能缩小。
8.利率和收入的组合点出现在IS曲线左下方,LM曲线的左上方的区域中,则表示()。
a.I>S,LS,L>M;c.IM。
9.在()的情况下“挤出效应”可能很大。
a.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不敏感;
b.货币需求对利率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敏感;
c.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也不敏感;
d.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私人部门支出对利率敏感。
10. 加速原理发生作用的条件是()。
a.国民收入持续增长;b.经济活动由衰退转向扩张;
c.经济中生产能力已被充分利用,没有剩余;d.任何时候均可以。
二、多项选择
1.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的需求曲线向左平移的原因可能是()。
a.彩色电视机的价格下降;b.黑白电视机的价格下降;
c.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d.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的预期价格下降。
2.如果实现了消费者均衡,那么,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时一定有()。
a.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b.实现了边际效用的最大化;
c.最后消费一个单位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d.花费最后一个单位货币在任何一种商品上的边际效用都相等。
3.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是()。
a.只有在可变投入达到一定数量之后;
b.技术水平保持不变;
c.所有投入都是可变的,而且单位可变投入的效率必须相同;
d.只有部分投入是可变的,而且单位可变投入的效率必须相同。
4.完全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主要通过()实现的。
a.行业内厂商数量的调整;b.厂商对产品价格的调整;
c.厂商对生产规模的调整;d.厂商加强广告宣传等。
5.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与()重合的水平线。
a.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b.要素的边际成本曲线;
c.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d.要素的平均成本曲线。
6. 具有内在稳定器作用的财政制度主要是() 。
a.转移支付;b.公司所得税;
c. 企业间接税;d.个人所得税。
7. 总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上升()。
a.会提高利率减少投资;b.减少消费;
c.减少净出口;d.减少政府购买支出。
8. 下列哪些因素可造成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
a.过度扩张性的财政政策;b.过度扩张性的货币政策;
c.消费习惯的突然改变;d.农业的歉收。
9. 在新古典模型中,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将()。
a.提高每个工人资本的稳定状态水平;
b.降低每个工人资本的稳定状态水平;
c.对每个工人资本的稳定状态水平没有影响;
d.资本深化小于零。
10.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的作用包括()。
a.国内失业率上升;b.导致进口额增大,使国际收支恶化;
c.利率上升,减少资本外流;d.通货膨胀率上升。
三、名词解释
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2.生产可能性曲线;
3.国内生产总值;4.流动性偏好陷阱。
四、简答题
1. 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都是U型,请解释它们形成U型的原因有何不同?
2.通货膨胀的原因有哪些?
五、论述题
1. 试述外部影响的后果及其对策。
2. 阐述凯恩斯主义.货币主义与理性预期学派的菲利普斯曲线。
以上就是威廉希尔app 总结的考研经济学基础训练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关于考研政治的内容尽在威廉希尔app 考研专业课栏目。
标签:专业课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