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考研 > 考研辅导 > 专业课

2014考研专业课教育学专业备考解读

编辑:sx_wangxd

2013-10-14

2014年考研即将要开始了,威廉希尔app 为各位考生总结了“2014考研专业课教育学专业备考解读”,通过高效的复习方法让考生在短时间内有一定的提高

2014考研专业课教育学专业备考解读


一、教育学专业统考概述

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内容结构分为:必答题为270分,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100分)、中外教育史(约100分)、教育心理学(约4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30分);必选题为30分,考生必须在两道试题中选取一道作答。第I道题考查教育心理学的内容,第Ⅱ道题考查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考生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I道题的成绩计入总分。

试卷题型结构如下:

单项选择(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

辨析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30分,共90分)

二、复习策略和应试技巧

(一)分阶段复习 步步前进

教育学专业只考一门专业综合,但是它涵盖的内容很多,怎样才能将如此庞杂的知识体系消化吸收,这需要考生制定一个比较全面的复习计划,然后按照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复习。

第一阶段要做的工作是前期准备。首先是购买参考书,查询教育学专业考研(微博)相关信息和最新考研信息,随时关注教育学考研大纲。其次,此阶段应该将专业课所有书目扎实地过一遍,可以不做笔记,但不能蜻蜓点水,可以为每本书粗略地列一个大纲,以便在大脑中加深印象。

第二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全面复习专业课。这个阶段大致需要30-50天,考生这段时间一定要心无旁骛,完全进入考研状态,因为教育学大部分知识需要识记,考生此段时间至少要将专业课过三遍,第一遍边看书边笔记,笔记尽量详尽,看书不要追求速度;第二遍看着自己的笔记进行背诵,这个过程最艰难,考生不要半途而废,再难也要坚持下去,比较牢固,但速度较慢,默记的优点是速度快,但容易忘记,两种方式考生依具体情况而定;第三遍翻开书查漏补缺,看有哪些知识点没有理解或记不住,就要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此外,考生还要分析历年真题,听权威老师的讲解,不仅要分析每年的出题规律,找出考试重点,还要知道如何答题、如何分布答案才能取得高分。这一阶段考生应该在大脑中有一个比较系统的知识体系,为下一阶段做好准备。

第三阶段是冲刺阶段。考生此时一方面应该将所有知识梳理一遍,另一方面随时关注考研最新动态。梳理知识是在大脑中按照自己的体系快速过一遍,重点记忆遗忘死角。教育教研组老师提醒广大考生,在复习专业课过程中要适时关注最新考研动态,尤其是所报院校信息,打好最后一个战役。

(二)学习建议 各科突破

1.教育学原理

考查目标:

教育学原理的考题越来越灵活,实践应用性越来越强,这就要求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理解书中的定义和理论,并学会用理论来分析现实,因为,也要多注意教育实践的热点和难点,重视现在教育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

第一、正确识记教育学的基本事实和基本概念,准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理论。

第二、能够把握当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和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第三、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的现实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教育实践问题的能力。

复习策略:

第一、要识记,识记基础事实和基本概念。

第二、要理解,理解基本问题和基本理论。

第三、要把握动态和重难点,把握当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把握教育实践中的重难点。

第四、要会运用理论指导实践,分析教育的现实问题,具体分析和解决教育实践问题。这样层层下来,从最基础的识记到最后的运用,是逐渐深入的,对考生的要求也是逐渐提升的。在复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这一点,从大纲要求和考查目标出发有策略地进行复习。

2.中外教育史

中外教育史的内容在教育学统考中占100分左右,但是涉及内容众多,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不可能全部背诵记忆下来,针对2010年教育学大纲的要求,提醒大家:我们继续进行重点分析,以帮助大家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帮助大家提高复习效率。

考查目标:

第一、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第二、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第三、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理论启示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整理的“2014考研专业课教育学专业备考解读”查看更多考研辅导信息请点击关注>>威廉希尔app >>考研>>考研辅导

标签:专业课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