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考研 > 考研辅导 > 专业课

2014年考研心理学之社会心理学笔记反社会行为

编辑:

2013-05-10

◆班杜拉,1977

动物习性学研究:动物的侵犯性行为模式可以通过训练养成或消除。学习是侵犯的主要决定因素,侵犯是习得的,也可以通过新的学习过程予以消除。

◇实验1:侵犯可以通过强化来培养

◇实验2:侵犯可通过观察学习获得

◇实验3:去学习与再学习过程可以减少侵犯

三、侵 犯 的 影 响 因素

1:情绪唤起水平2: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3:社会角色与群体的影响4:大众媒介

四、侵犯行为的控制

1:社会制约

如果行为的预期代价超过行为能够带来的满足,则行为就会被抑制

2:去个性化的避免

去个性化(Deindividuation):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3:道德发展水平的提高

五、减少侵犯的方法与途径

1:渲泻

◇使人的侵犯冲动以社会允许的方式表现出来——渲泻

◇强调:渲泻的适用条件——只适用于已对一定对象产生了侵犯准备的人。对于未产生愤怒/攻击准备的人,实际地经验侵犯行为,或想象、目睹别人实施侵犯行为反而会更增加侵犯的危险性。

2:培养移情能力

◇移情能力与侵犯行为之间呈负相关

◇角色扮演方法是培养移情能力的良好方法

3:成熟个性的培养

个性不成熟者运用突发性、破坏性、侵犯性行为方式满足自己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更多精彩推荐: 考研 > 考研辅导 > 专业课

标签:专业课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