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考研 > 考研辅导 > 专业课

苏州大学法学院考研经验及感想谈

编辑:jichanyucms

2013-01-14

2013年考研笔试已经结束,为帮助大家顺利通过面试。威廉希尔app 为您提供以下学习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考研,似乎当初也是一个自己觉得可望而不可即的名词。但是,这一年多走下来,却发现:考研,也不过如此!自己总想找个机会,把这一年的心情,感受写下来。直到此时,才安下心来,平静的写下这篇文章。

当问我为什么选择考研时,其实自己心里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或许是因为找工作的压力;或许是自己不想在逃避某种责任,不想过早的踏上社会,承受成人之苦;也或许使自己根本就是在随大流,没有明确的自己的目的;至于说什么学术追求,专业爱好之类的,我觉得自己的觉悟还没有达到那层境界,也没有那么高尚的追求。总之,是稀里糊涂的就走了下来。

选择学校。对于考研的考生来说,或许成功与否,除了自己的努力程度和个人运气外,选择学校是最大的决定因素了。学校的选择会直接决定你的复习方向,决定你答题的内容以及你的成功率。当然,答题内容这一项,仅限于文科考生。选择学校的参考因素:一、个人发展地域,如果你想上哪个地方发展,你就应该选择什么地方的学校,毕竟考研和上大学一样,除了学习知识外,还要发展人脉,这是中国的人情社会决定的,法律也无法改变不了的事情。加上中国高考招生的地域差异,报某个学校,本地的考生肯定要比外地多,比如说,在大连,肯定是东北的学生要多于江南的,而在江南,我甚至很少遇到北方人。而人脉是重要的资源,如果浪费了,实在是有点可惜。等到毕业以后,或许就会深有感触。二、自己合理的定位。考研之前,我建议大家给自己定好位,给自己的学校定好位,觉得自己是什么档次的,然后再选择相应的学校,当然我不排除选择好一点的学校也能考上,但是竞争相对比较激烈,如果牺牲了,也会死的比较惨。另外,我是悲观主义者,这点仅供参考。

复习过程。我觉得什么学习方法,没有可交流的。这么多年的学习,自己有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这么多年的学习,都会总结出自己的方法。考研要把往年的真题整好了,就会大致有自己的复习方向。当然,如果没有,也是正常现象。还有,自己一定要有自己的计划,即使考一个学校一个专业的两个人,也没有任何可比性的。考研大多还是要自己走的路。(仅限于复习内容)复习资料,复习心态什么的还是需要交流的。复习过程中,心态难免有什么波动,也属正常。但是建议大家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要下定决心坚持下来,考研是个大工程,坚持很重要。另外,每年考研都会截杀一大部分英语的考生,其他科目很少会卡人。虽然学习方法上没有可学性,但是可以借鉴。我仅仅写写我这一年的历程,仅供参考。

关于英语。我是在大三上半年就决定了考研的学校和专业,买书到了过年以后,买了专业教材和一些英语资料。至于英语词汇,还有真题,我觉得资料选择上没什么的,各家辅导机构都大同小异,看自己顺眼了,我觉得选择资料关键在于自己看着顺眼,如果看着都不顺眼,还怎么能学下去,对吧?当然还有一点,内容还是要挑一挑的,比如选项的解释什么的,也是很重要的。我背词汇用的是的词汇加联想,前半年主要精力是背词汇,另外做点基础的阅读练习。从暑假开始我开始做真题,我用的教材是胡敏的,个人觉得看起来比较舒服。刚开始做真题那是真受打击,自己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不过英语除了功底,还是要靠一定的感觉的,做的多了,可能就会有和练习题不一样的感觉了。这就是为什么各个所谓专家都说真题要做多少多少遍的原因,很是有必要的。九月份开始练小作文,十一月份开始练大作文,大概是这样。我英语基本上是跟着小梅老师的进度,后期自己也做了一些专项练习,自己觉得七选五最难,尤其是排序,基本上是一错全错。练了很长时间,也没见什么效果,但是还是一如既往的练着。最后阶段,每天下午练一套模拟题,对错不用像之前那样看的那么重要,主要是练练时间的分配。大家一般会选择张剑的最后几套题,很经典,也把大家都打击的够呛。作文还是要背一背的,至于各个辅导机构说的压中作文什么的,我觉得那都是一个美丽的扯。如果我把所有的应用文全列在一本书上,最后考了其中的一种,我也可以说自己压中了作文吗?作文还是稳稳当当的被一些实用的,漂亮的句子,然后自己练作文的时候变换着使用,无论什么题材总要联想到自己背的句子,到最后考试的时候才有可能用上。其它的背的,考试的时候基本上不会想起来。个人观点,仅作参考。

至于专业课,前半年我觉得自己看的一点效果没有,每天拿着笔拿着尺子在书上划线,画完以后也不知道当天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当时一天的效率也不过是四五十页,八本书,中间因为意外休息了一个月,足足让我看到了九月份开学,其中还有刑法分则一本和民法中一半没有看。效率之低可见一斑。从九月份开始我就开始做笔记,这是一种个人习惯,我必须把书上的东西抄一遍,然后看自己写的笔记,拿着笔记去背,才能找到背的感觉,才能记得住。如果让我拿一本教材,去看,即使自己用荧光笔画出重点,还是觉得它东西太多,总是会不由自主的去看一些小的细节的东西,而那些东西自己又不会,就又想去背,所以就会浪费很多时间。还是笔记,虽然不是很简洁,我的笔记很繁琐,但是相比课本来说少多了。做笔记花了我两个月的光阴。自己做的笔记工程很浩大,现在看看都觉得自己当时很有才,竟然可以写那么多。法学的专业课还是看各个学校的风格,差别很大。有的学校重视理论,所以要靠自己发挥,就需要自己脑子里有个框架,到答题的的时候能发挥出来,还不容易漏掉大点。当然,要是像中国政法这样的学校,那就要拿着放大镜,把教材的一个个小的知识点全部看到了。十二月份开始背笔记,背的时候自己会列出一个框架,自己往里填东西。我到后期觉得自己背的差不多了,打开书很熟,但是合上书还是会想不起来很多东西。于是,自己想了一个办法,根据往年真题的风格,自己给自己出题。我所报的学校考外国宪法,并且年年考比较题,于是我把教材中重要的国家的宪法制度都列了比较,比如说各国的议会,行政,司法审查等等制度的区别。然后自己去做。做的时候坚决不看书,就让自己去编,不知道的也要编。因为我们这种考研专业课自我发挥很重要,六道大题,十二页答题纸,还得写的差不多多,怎么每道题也得写上千字吧。当时考试的时候基本没有思考的时间,一直在写,手都要有抽筋。那如果无话可说,后果很严重的。于是我就瞎编,编完之后对照书,看看有没有漏下的地方。这时印象就会很深刻。不是老早就听老师说考试完,刚刚做错的题印象是最深刻的吗。考研专业课没有模拟的机会,就只好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了。虽然没有压中题,但是这种方法我觉得对我的帮助还是挺大的。

关于政治。这是最不用担心的,基本上没有听到有谁因为政治而没有上线的,不过还是要准备一下的,做点练习题,到最后背一背,应该没问题。但是最好不要掉以轻心,在这上翻船太可惜。至于报班,过来人都觉得没什么用,大部分还是靠自己学的,背的。但是将要考研的人不报觉得心里没底,报不报可能也就是个心里安慰吧。但这个安慰有时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至于辅导班说的压中多少多少分的题,听听得了。别太信了,过来人都知道怎么回事,如果我编书,我也按照他们的计算方法,我也能压中至少80分的题。政治真题也有一定价值,一般近两年的知识点不会重考的,把真题考过的知识点删掉,再把重点的章节拿出来,剩下的就很少了,复习效率就会很高了。参考资料个人觉得还是那个原则,自己顺手就好。任汝芬我觉得也只是名声比较响而已,序列二的题出的,不敢恭维。不过有人可能会喜欢那种形式。

关于复试。复试有人说只是走走形式而言,但是我觉得那仅仅是对排名比较靠前的同学,有时候有的学校排名靠前的同学也不一定能保证被录取。我认识一个考暨南大学的,考了380分,排名第五,最后复试被刷了,很悲剧。不过有的学校确实跟初试排名关系很大,基本按初试走走形式,但是还是不要掉以轻心,第一关过来了,到终点线的时候摔倒了,那也就有点不太值了。还是要用心准备,有备才会无患嘛。

关于作息。视个人习惯而定,没有现成的模式。有人喜欢熬夜,有人则白天效率高。但是最好形成一种习惯,不要三天这样,两天那样,生物钟不好调。

关于心态。考研很多人都说了,信心和坚持很重要。其实也是一回事,自己每天给自己泄气,我考不上,我考不上,那还怎么能全心的复习,这种状态,又怎么能坚持下来?既然选定这条路,就要坚定自己的信心,不要想其他的事儿了,要不还是不要选择考研了,不然徒费精力。

关于司考。对于有精力的人来说,司考和考研不冲突,我也听到过司考过了以后考研还能考西政前几名的。但是,对于那些精力有限的人来说,还是二选一的好,免得到最后两手空。视个人能力而定,还是需要自己对自己准确的定位。

还有一点,最好认识所考学校的学长学姐,没有认识的可以上论坛上找一找,前提是她是一个好人。多多向人家请教一下学习本学校本专业的经验,有什么问题,多多问问。自己消息也能灵通点。多上上要考学校的主页和论坛,看看有什么最新情况之类的,不要因为信息失误,影响了自己的计划。

以上是有关的经验,写的条理性不强,还有点长,有什么问题,自己选择相关的方面看一下就行了,或者直接咨询本人。

考研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大工程,无论是准备了一年,还是准备了几个月,都是要付出很大的精力,而这种付出,在结果出来之前,都是未知数。没有人能肯定自己能考上,就像在走草地似的,没人有能够确定自己能活着走出去,但是如果你坚持走下去,那肯定是死路一条。也没有人知道自己会不会陷下去,一切都是未知数。但是谁也想能体会到得到后那种收获的喜悦,那种喜悦,是久旱逢甘霖的喜悦,是金榜题名时的喜悦。自己的喜悦背后隐藏的痛苦或许只有自己知道。风雨之后才有彩虹。痛苦或许只是暂时的,既然选择了这条路,那么走下去,你的彩虹会在远方等你。

标签:专业课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