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考研 > 考研辅导 > 专业课

2011年考研环境科学与工程重点难点讲解

来源:互联网 编辑:bj_hegw

2010-12-30

根据科学的复习规划,12月份的学习已经进入了考研复习的最后阶段:冲刺阶段,距离最终的考试(2011年1月15、16日)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如何科学、合理、高效的利用剩余的这些时间是我们能否获得考研理想成绩的关键。在冲刺阶段的学习,我们的学习方法要进行适当的改变,不再向强化阶段那样构建知识框架,坚实专业知识基础及解题速度和方法,而是要采用一种查漏补缺的学习方法。并且在复习的时候注意总结常考题型的解题方法以及前人的一些答题技巧和注意事项,以保证最后的考试顺利进行。

一、复习重难点

通过基础阶段和强化阶段的复习以及师兄师姐的指导或者专业老师的授课,对专业知识学习的侧重点应该都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在冲刺阶段就是要把前面总结的重难点知识点再次学习巩固。在这里我把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的考试科目的一些重难点列出来,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如果在学习中你遗漏的话抓紧时间补充。

环境科学:环境的概念及环境的类型;环境要素;环境的特性;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环境本底值;生物多样性;生态学基础;物质循环;农业与农村生态环境;污染型环境问题;人类发展与资源消耗的平衡;人口爆炸对环境的影响;人口爆炸对水资源的压力;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能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我国的能源供应与环境保护问题;酸雨的形成;酸雨污染的态势;酸雨危害加剧;全球变暖;臭氧层耗竭;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环境保护的法制体系;环境规划和管理;我国环境管理的基本制度;市场经济下的环境管理体系;环境经济学原理;环境伦理;区域清洁生产;环境规划的方法研究;环境管理与实践。

环境工程:水环境容量;水体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水质指标和水质标准;沉淀和混凝;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水中溶解物质的去除;水中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的去除;水中有害微生物的去除;水中粗大颗粒物质的去除;离子交换法;水的其他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澄清和过滤;其他消毒法;水的软化和除盐;氯消毒;气浮;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活性污泥法;污泥的性质;好氧悬浮生长处理技术;好氧附着生长处理技术;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生物膜的构造及其对有机物的降解机理;生物脱氮处理技术;氧化塘;水处理工程系统与废水最终处置;再生水系统;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排放标准;大气污染;大气的主要污染物;大气污染物的种类;颗粒污染物控制;静电除尘;除尘技术基础;气态污染物控制;吸附净化;污染物的稀释法控制;烟气抬升高度;固体废物产生的途径与分类;固体废物管理系统;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最终处置;城市垃圾的收集、储存与运输;城市垃圾处理技术;危险废物的化学处理与固化;固体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与最终处置;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城市垃圾焚烧与热转化产品的回收;城市垃圾厌氧消化处理与沼气回收;城市垃圾陆地填埋处置;噪声的控制技术;噪声污染与防治技术;噪声的测量;噪声的基本概念;噪声的测量。

环境化学:环境化学;环境问题;环境污染物;环境污染物的类别;环境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大气环境化学;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大气的组成及其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的转化;光化学烟雾;大气污染数学模式;天然水的分类;天然水的性质和组成;水环境化学;水中营养元素及水体富营养化;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天然水中污染物的存在方式及治理;氧化还原平衡;氧平衡模型;有机毒物的环境行为;膜化学原理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土壤的组成和性质;土壤酸碱性;土壤吸附性;土壤的污染;土壤中农药的迁移转化;主要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积累和迁移转化;耗氧有机污染物质的微生物降解;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有机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受污染环境的修复。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微生物的概述;微生物的分类和命名;微生物的特点;原核微生物与真核微生物;病毒对物理、化学因素、抗生素的抵抗力及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去除效果;病毒的繁殖;类病毒和朊病毒;病毒的培养基;病毒的繁殖过程;病毒的培养;细菌的细胞结构;细菌的个体形态与大小;放线菌;古菌的分类;放线菌的形态、大小和结构;放线菌的分类;蓝细菌;细菌域;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营养物及营养类型;微生物的能量代谢;营养物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方式;生物氧化类型与产能代谢;微生物的酶;酶的分类与命名;酶的催化特性;酶蛋白的结构;微生物的培养基;真核生物;微生物的生存因子;pH;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研究微生物生长的方法;微生物生长量的测定方法;紫外辐射和电离辐射对微生物的影响;细菌生长曲线在污(废)水生物处理中的应用;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与生存因子;微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基因重组;诱发突变;微生物的生态;微生物在环境物质循环中的作用;水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生态工程及微生物学原理; 污(废)水深度处理和微污染水预处理中的微生物学原理;有机固体废物与废气的微生物处理及其微生物群落;微生物学新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

二、学习方法:查漏补缺法

为什么在最后的冲刺阶段要采用这种学习方法呢?因为记忆的过程同时也是遗忘的过程,由于第二阶段进行的时间比较长,当我们最终完成对最后一部分的记忆时,同时前边的内容也忘记的差不多了。因此,本阶段就是要训练快速回想,进行离开书本的回顾背诵。最有效的办法是找来几张大纸,将全部理论知识点标题写在纸上,然后回忆补充,这将高效率地找到遗漏点并迅速记忆消化。

具体步骤如下:1、写标题:比如“固体废物与危险废物的污染及控制对策”,可以在这个小模块下,写下“含义、来源、危害、管理、消除污染的途径、控制对策……”只写这些标题,如果其中一项内容多,可以写上序号“(1)(2)……”,标题和序号后要留一些空位,但不必太大,毕竟没有那么多白纸浪费;2、回忆:按照写好的标题,开始回忆每个标题下的详细内容,看你是否能全部回忆出来,出现问题,立即回到笔记和书本,寻找答案,并且重复记忆,如有必要可以用不同颜色笔区分你对每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3、自言自语:找到遗漏点而且再次巩固记忆后,就要把所有知识点再过一次,这次要像个老师一样给自己讲一遍,正所谓自言自语。如果还有问题出现,重复第2步。

简言之,所谓的查漏补缺方法就是平时复习时缺少了什么学习什么,漏掉了什么知识点学习什么知识点。

三、注意事项及答题技巧

1.注意事项:1)答题用具要准备齐全。比如对于部分使用计算器的科目,一定要准备好计算器,否则可能会造成时间和草稿纸的浪费。2)字迹工整,试卷清晰。在专业课答卷时,主观分占的比例还是很高的,比如卷面整洁、字体工整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你的专业课分数。3)书写松散适度。专业课考试所附答题纸较多,如果写得过于紧凑,后面就留下大量空白,给人一种知识贫乏的感觉。而且由于篇幅长,写得太密让阅卷老师的眼睛很不舒服,得高分就难了。4) 要事先安排答题纸的书写。答题之前可以视答题纸的页数安排好答题的范围,通常情况下专业课答题纸都够用。比如名词解释一页可以答三到四个,简答题一页安排两个,问答和论述一页一个,这样空出的地方可以供以后补充!并且答题纸用完可以补充。

2.答题技巧:1)尽量用目标院校规定参考书目的语言作答。专业课基本上是各个院校自己出题,因此阅卷也是各自学校的老师。由于专业课规定书籍大部分是院校老师的作品或院校老师常年讲课用书,那么要取悦阅卷老师,首先要用他们熟悉的语言回答问题。2)简答题、论述题要纲举目张、条理清晰。专业课主观题的回答用到的文字比较多,如果一个答题只用一段话,没有任何符号标注,那阅卷老师找不到要点或者漏掉考生回答要点的几率相对就大,考生就会吃亏。总的答题原则,要尽量答得多一些、全一些、深一些;注重条理,逻辑性强。建议:考试作答时要尽量分段、分要点,先从大些一、二开始,下面依次是 (一)、(二),1.、2.,层次感就会出来。3)对于选做题,一定要清楚地向阅卷老师表达出自己选做的是哪一题。专业课的试题是在答题纸上写答案,如果专业课试题上面有选作部分,建议考生一定要注明清楚,你选择了哪部分的选作题目。有一种方法,比如说一共12道选择题目,只要求选作10道。你可以这样处理,在答题纸上,将不选作的两道题目的题号跟选作的题号都正常写出来,然后在正常填写选项的位置上,建议你划上个叉号,并注明,此题目没有选作。如果是大题目,比如5道大题,你选作4道题目,你可以在不选作的题目,在最醒目的位置上予以标注,告示判卷专业课老师。4)要尽量多写。这一点与政治不同。公共课阅卷量大,没人会细看,都是踩点给分。专业课是考查你的专业素质,因此既要全面,是每个方面都有所涉及,又要有深度,在每一点上都要分析的透彻,令人信服。当然,也要根据分值多少来划定作答时间。5)不要空白题目。考试时如果你遇到哪道专业课题目不会做千万不要空着,建议你把可能或者能够想到的与该题相关的思路和公式等写上去,并作一些必要的说明或者运算等,判卷老师也许会酌情给分。所以,要有这个理念:考试不结束就不停笔。6)在知识点上,点到为止,切忌一个意思反复说。就是说,在每一小点上,只要说出是什么就可以,不要深入解释为什么。7)把每一个答案点中最重要的话,放在每一段的开头!因为老师根本就没有时间和耐性给你在你的长篇大论和杂草丛生的论述里找出他想要的答案点来。8)自我检测的原则。就是你答完这个题目后,自己问下自己,我这样答,能把自己说服吗?或者如果你是第三者,你能通过这个答案,深刻的理解题目的意思吗?就是这个答案把这个问题分析清楚了没有。

标签:专业课

免责声明

威廉希尔app (51edu.com)在建设过程中引用了互联网上的一些信息资源并对有明确来源的信息注明了出处,版权归原作者及原网站所有,如果您对本站信息资源版权的归属问题存有异议,请您致信qinquan#51edu.com(将#换成@),我们会立即做出答复并及时解决。如果您认为本站有侵犯您权益的行为,请通知我们,我们一定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处理。